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隋、唐至清前期(581~1840年)论文--明(1368~1663年)论文

明代文官恤典研究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11页
前言第14-29页
    一、概念界定第14-16页
    二、研究现状回顾第16-22页
    三、选题由来与问题的提出第22-26页
    四、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第26-29页
第一章 遣官谕祭和造坟安葬第29-72页
    第一节 遣官谕祭第29-48页
        一、遣官谕祭制度的流变第29-38页
        二、遣官谕祭的基本流程第38-43页
        三、遣官谕祭体现的恩荣有别第43-48页
    第二节 造坟安葬第48-72页
        一、制度内容的变化第48-58页
        二、造坟安葬待遇的落实第58-64页
        三、坟茔规制与安葬仪式第64-68页
        四、造坟安葬与民众生活第68-72页
第二章 赠官和赐谥第72-108页
    第一节 赠官第72-92页
        一、明代文官官制简介第72-75页
        二、京官的赠官第75-81页
        三、地方官的赠官第81-85页
        四、赠官流程与赠官诰敕第85-88页
        五、赠官的特点第88-92页
    第二节 赐谥第92-108页
        一、赐谥制度的变化第92-97页
        二、赐谥流程及相关文书第97-99页
        三、明代文官谥号的特点及原因探析第99-105页
        四、不赐谥与夺谥现象解读第105-108页
第三章 荫子和祠祀第108-137页
    第一节 荫子第108-123页
        一、荫子为官与荫子入监第108-111页
        二、子孙承荫的具体步骤第111-112页
        三、荫子的特点第112-118页
        四、荫子与官员子弟的仕途第118-123页
    第二节 祠祀第123-135页
        一、明代文官恤典祠祀概况第123-125页
        二、恤典祠祀的题请、审批流程第125-126页
        三、恤典祠宇的修建与维护第126-130页
        四、恤典祠祀与国家礼教第130-133页
        五、民众对恤典祠祀的认知第133-135页
    小结第135-137页
第四章 辍朝和赐赙第137-157页
    第一节 辍朝第137-146页
        一、文官恤典辍朝概况第137-142页
        二、文官恤典辍朝的特点第142-146页
    第二节 赐赙第146-157页
        一、明代对文官赐赙概况第146-148页
        二、明代对于武官、宗室、外戚的赐赙第148-153页
        三、明代文官赐赙的特点第153-157页
结论第157-169页
    一、明代文官恤典的体系特征第157-161页
    二、明代文官恤典的意义第161-164页
    三、明代文官恤典的历史地位第164-169页
附表第169-187页
参考文献第187-203页
后记第203-206页
博士就读期间科研成果展示第206页

论文共20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符合米兰标准的复发性肝癌的治疗分析
下一篇:染色体2p24和9p21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冠心病易感性及严重程度的关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