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临床医学论文--护理学论文--专科护理学论文--内科护理学论文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家庭照顾者负担与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关系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1章 绪论第13-18页
    1.1 研究背景第13-14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7页
        1.2.1 照顾者负担研究现状第14-15页
        1.2.2 照顾者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第15-16页
        1.2.3 照顾者领悟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第16页
        1.2.4 透析患者照顾者负担与应对方式、领悟社会支持的研究第16-17页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7-18页
        1.3.1 研究目的第17页
        1.3.2 研究意义第17-18页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第18-23页
    2.1 研究对象第18页
        2.1.1 研究对象的选择第18页
        2.1.2 样本量确定第18页
    2.2 研究方法第18-21页
        2.2.1 调查工具第18-20页
        2.2.2 调查方法第20页
        2.2.3 统计学方法第20-21页
    2.3 质量控制第21页
        2.3.1 预调查阶段第21页
        2.3.2 调查阶段第21页
        2.3.3 问卷整理与数据录入阶段第21页
    2.4 可行性分析第21-23页
第3章 结果第23-37页
    3.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第23-26页
        3.1.1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家庭照顾者一般人口学资料第23-25页
        3.1.2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第25-26页
        3.1.3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情况第26页
    3.2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家庭照顾者负担调查第26-27页
        3.2.1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家庭照顾者负担第26页
        3.2.2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家庭照顾者负担水平第26-27页
    3.3 不同人口学特征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家庭照顾者负担第27-31页
        3.3.1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家庭照顾者人口学资料对负担影响第27-28页
        3.3.2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人口学资料对负担得分影响第28-30页
        3.3.3 照顾者不同人口学资料负担各维度得分第30-31页
        3.3.4 患者不同人口学资料负担各维度得分第31页
    3.4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家庭照顾者负担的回归分析第31-33页
    3.5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家庭照顾者应对方式调查第33-34页
        3.5.1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家庭照顾者应对方式第33页
        3.5.2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家庭照顾者应对方式与常模比较第33-34页
    3.6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家庭照顾者领悟社会支持调查第34页
    3.7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家庭照顾者负担与应对方式及领悟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第34-35页
    3.8 领悟社会支持在照顾者负担和应对方式之间的中介效应检验第35-37页
第4章 讨论第37-47页
    4.1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及其家庭照顾者一般人口学资料分析第37-38页
        4.1.1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家庭照顾者一般人口学资料第37页
        4.1.2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第37-38页
    4.2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家庭照顾者负担及影响因素分析第38-42页
        4.2.1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家庭照顾者负担水平第38-39页
        4.2.2 照顾者因素第39-41页
        4.2.3 患者因素第41-42页
    4.3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家庭照顾者应对方式分析第42-43页
    4.4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家庭照顾者领悟社会支持分析第43页
    4.5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家庭照顾者负担与应对方式及领悟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分析第43-45页
        4.5.1 照顾者负担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第43-44页
        4.5.2 照顾者负担与领悟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第44页
        4.5.3 应对方式与领悟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第44-45页
    4.6 领悟社会支持在应对方式与照顾者负担间的中介关系探讨第45页
    4.7 建议第45-46页
        4.7.1 健全社会支持系统第45-46页
        4.7.2 完善医疗保险体系第46页
        4.7.3 完善社区服务第46页
    4.8 研究局限性第46-47页
第5章 结论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5页
附录第55-60页
作者简介及在校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60-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β3-AR对体外培养鼠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下一篇:流动儿童偏差行为的社会工作介入--苏州市“小鬼当家”项目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