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业通用技术与设备论文--工业设计论文

基于交互元素的扁平化设计可用性问题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7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1 图形用户界面概述第11页
        1.1.2 图形用户界面设计风格的发展第11-12页
        1.1.3 扁平化设计问题的出现第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3页
    1.3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的第13-15页
        1.3.1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3.2 研究目的第14-15页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框架第15-17页
        1.4.1 研究方法与思路第15-16页
        1.4.2 研究内容框架第16-17页
第2章 文献综述第17-25页
    2.1 扁平化设计第17-19页
        2.1.1 扁平化设计的起源、定义与特点第17-18页
        2.1.2 扁平化设计与拟物化设计的对比研究第18页
        2.1.3 扁平化问题的初步发现第18-19页
    2.2 交互元素第19-20页
        2.2.1 交互性视觉元素第19-20页
        2.2.2 交互元素特征第20页
    2.3 人机交互与交互成本第20-21页
        2.3.1 人机交互界面与信息处理第20页
        2.3.2 交互成本的定义第20-21页
    2.4 视觉认知心理学第21-22页
        2.4.1 视觉行为过程第21页
        2.4.2 视觉搜索与认知第21-22页
        2.4.3 认知负荷第22页
    2.5 可用性工程第22-23页
        2.5.1 可用性第22页
        2.5.2 可用性评估第22-23页
        2.5.3 眼动跟踪与评估指标第23页
    2.6 本章小结第23-25页
第3章 扁平化设计的可用性问题研究第25-31页
    3.1 扁平化设计的可用性问题第25-28页
        3.1.1 降低交互元素的视觉搜索和识别效率第25-26页
        3.1.2 弱化隐喻—交互元素的功能可见性第26-27页
        3.1.3 相对狭隘的人群适用性第27-28页
    3.2 可用性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第28-30页
        3.2.1 依赖间接线索,交互成本提升第28-29页
        3.2.2 界面缺乏信息层级第29-30页
        3.2.3 低效的交互行为模式第30页
    3.3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4章 探索优化的扁平化设计实践第31-37页
    4.1 赋予交互元素明确的视觉信号,强化隐喻第31-32页
    4.2 创新的形态与场景化的交互元素第32-33页
        4.2.1 新的设计形态提供新的认知方式第32页
        4.2.2 场景化的交互元素选取第32-33页
    4.3 交互元素优化设计方案的实践第33-34页
        4.3.1 交互元素的选取第33页
        4.3.2 交互元素优化设计方案第33-34页
    4.4 交互元素优化设计方案喜爱度调查第34-35页
        4.4.1 调查目的及方法第34页
        4.4.2 问卷设计第34页
        4.4.3 数据收集第34页
        4.4.4 数据分析第34-35页
    4.5 本章小结第35-37页
第5章 基于眼动追踪的扁平化交互元素优化方案可用性测试第37-71页
    5.1 实验设计第37-40页
        5.1.1 实验目的第37页
        5.1.2 实验设备与环境第37页
        5.1.3 实验被试第37页
        5.1.4 实验材料第37-39页
        5.1.5 眼动实验与试后主观满意度调查第39-40页
        5.1.6 实验流程第40页
    5.2 实验结果分析第40-68页
        5.2.1 眼动数据收集第40-41页
        5.2.2 实验变量与眼动数据指标第41-42页
        5.2.3 按钮组眼动数据分析第42-50页
        5.2.4 图标组眼动数据分析第50-57页
        5.2.5 文字链接组眼动数据分析第57-64页
        5.2.6 试后主观满意度调查结果分析第64-68页
    5.3 实验结果讨论第68-69页
    5.4 本章小结第69-71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71-73页
    6.1 结论第71页
    6.2 创新点第71页
    6.3 展望第71-73页
附录第73-75页
参考文献第75-77页
致谢第77-7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间隙式阻尼通道磁流变减震器设计与分析
下一篇:四种粮食加工副产物对奶牛营养价值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