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缩略词表 | 第9-12页 |
第一章绪论 | 第12-23页 |
1.1 Willis环的解剖与临床 | 第12-14页 |
1.2 脑动脉的侧支循环 | 第14-15页 |
1.3 血流动力学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 第15-20页 |
1.3.1 血流动力学 | 第15-17页 |
1.3.2 Willis环的血流动力学研究 | 第17-18页 |
1.3.3 血流动力学与颅内动脉瘤 | 第18-20页 |
1.3.4 血流动力学的其它临床应用 | 第20页 |
1.4 DSA、CTA及MRA成像及显影能力的对比 | 第20-22页 |
1.4.1 DSA成像及其显影能力 | 第20-21页 |
1.4.2 CTA成像及其显影能力 | 第21页 |
1.4.3 MRA成像及其显影能力 | 第21-22页 |
1.5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1.5.1 研究目的 | 第22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第二章 研究方法概述 | 第23-32页 |
2.1 模型重建 | 第23-26页 |
2.1.1 理想模型的建立 | 第23-25页 |
2.1.2 个体模型的建立 | 第25-26页 |
2.2 模拟计算 | 第26-31页 |
2.2.1 网格划分 | 第27-29页 |
2.2.2 材料参数及边界条件 | 第29-31页 |
2.2.3 模拟计算 | 第31页 |
2.3 后处理及统计 | 第31-32页 |
第三章 基于3DRA、CTA和MFA重颅内动脉瘤的对比性研究 | 第32-50页 |
3.1 前言 | 第32页 |
3.2 个体化颅内动脉瘤模型 | 第32-35页 |
3.2.1 材料 | 第32-33页 |
3.2.2 成像协议 | 第33页 |
3.2.3 个体模型描述 | 第33-35页 |
3.3 对比参数及比较标准 | 第35-39页 |
3.3.1 形态学参数 | 第35-37页 |
3.3.2 血流动力学参数 | 第37-38页 |
3.3.3 流动特点的定性描述 | 第38-39页 |
3.3.4 比较标准 | 第39页 |
3.4 结果分析 | 第39-46页 |
3.4.1 形态学对比结果 | 第39-42页 |
3.4.2 血流动力学对比结果 | 第42-44页 |
3.4.3 流动特性对比结果 | 第44-46页 |
3.5 讨论和总结 | 第46-50页 |
第四章 后循环变异型Willis环代偿能力的数值模拟研究 | 第50-61页 |
4.1 前言 | 第50页 |
4.2 模型描述 | 第50-53页 |
4.2.1 基础模型 | 第50-52页 |
4.2.2 狭窄模型 | 第52-53页 |
4.3 结果分析 | 第53-59页 |
4.3.1 狭窄的影响 | 第53-56页 |
4.3.2 不同Willis环变异对MCA与ACA流量的影响 | 第56-58页 |
4.3.3 不同Willis环变异对PCA流量的影响 | 第58-59页 |
4.4 讨论和总结 | 第59-61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1-63页 |
5.1 论文的工作总结 | 第61页 |
5.2 不足及展望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1页 |
作者简介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