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0-12页 |
英文摘要 | 第12-13页 |
1 前言 | 第14-24页 |
1.1 鸭病毒性肠炎概述 | 第14-17页 |
1.1.1 鸭病毒性肠炎流行病学 | 第14页 |
1.1.2 鸭病毒性肠炎临床症状 | 第14-15页 |
1.1.3 鸭病毒性肠炎病理变化 | 第15页 |
1.1.4 鸭病毒性肠炎检测与诊断 | 第15-17页 |
1.1.5 预防、治疗和控制 | 第17页 |
1.2 鸭肠炎病毒的研究简介 | 第17-19页 |
1.2.1 DEV生物学特性 | 第18页 |
1.2.2 DEV分子生物学特征 | 第18-19页 |
1.3 疱疹病毒囊膜糖蛋白的研究进展 | 第19-21页 |
1.3.1 囊膜糖蛋白B | 第19-20页 |
1.3.2 囊膜糖蛋白C、D、E | 第20-21页 |
1.4 抗原表位及其复合表位的研究 | 第21-23页 |
1.4.1 抗原表位的研究 | 第21-22页 |
1.4.2 复合表位的研究 | 第22-23页 |
1.5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3-24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4-45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24-26页 |
2.1.1 试验动物和血清 | 第24页 |
2.1.2 质粒、毒株、菌株、载体、蛋白 | 第24页 |
2.1.3 酶、抗体其化学试剂 | 第24-25页 |
2.1.4 仪器和设备 | 第25-26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26-45页 |
2.2.1 DEV gB优势抗原区的筛选 | 第26-35页 |
2.2.2 DEV gB、gC、gD、gE抗原表位的抗原性比较 | 第35-37页 |
2.2.3 DEV gB、gC、gD、gE复合表位的制备 | 第37-40页 |
2.2.4 DEV复合表位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40-44页 |
2.2.5 DEV复合表位间接ELISA方法的初步应用 | 第44-45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5-74页 |
3.1 DEV gB优势抗原区的筛选 | 第45-53页 |
3.1.1 DEV gB优势抗原区的第一轮筛选 | 第45-47页 |
3.1.2 DEV gB优势抗原区的第二轮筛选 | 第47-49页 |
3.1.3 DEV gB优势抗原区的第三轮筛选 | 第49-51页 |
3.1.4 DEV gB优势抗原区的第四轮筛选 | 第51-53页 |
3.2 DEV gB、gC、gD、gE抗原表位的抗原性比较 | 第53-58页 |
3.2.1 DEV gB抗原优势区的间接ELISA符合分析 | 第53-55页 |
3.2.2 DEV gC、gD、gE抗原表位的抗原性比较 | 第55-56页 |
3.2.3 DEV gB、gC、gD、gE抗原表位的抗体消长规律测定 | 第56-58页 |
3.3 DEV gB、gC、gD、gE复合表位的制备 | 第58-63页 |
3.3.1 DEV1GP、DEV2GP基因的优化 | 第58-60页 |
3.3.2 DEV1GP1~7、DEV2GP1~7 复合表位表达载体酶切鉴定 | 第60-61页 |
3.3.3 复合表位的表达及纯化 | 第61-62页 |
3.3.4 复合表位的抗原性鉴定 | 第62-63页 |
3.4 DEV复合表位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63-71页 |
3.4.1 包被抗原的制备 | 第63-64页 |
3.4.2 I-ELSIA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64-68页 |
3.4.3 检测方法临界值的确定及血清样本的判定标准 | 第68-69页 |
3.4.4 特异性试验 | 第69页 |
3.4.5 重复性试验 | 第69-70页 |
3.4.6 最低检出限量 | 第70页 |
3.4.7 DEV2GP2复合表位间接ELISA方法与中和实验的比较结果 | 第70-71页 |
3.4.8 DEV2GP2复合表位间接ELISA方法与试剂盒实验的比较结果 | 第71页 |
3.5 DEV复合表位间接ELISA方法的初步应用 | 第71-74页 |
3.5.1 复合表位间接ELISA测定DEV弱毒疫苗抗体消长规律 | 第71-72页 |
3.5.2 临床血清样本的检测 | 第72-74页 |
4 讨论 | 第74-79页 |
4.1 鸭肠炎病毒gB抗原优势区的筛选及鉴定 | 第74-75页 |
4.1.1 选择鸭肠炎病毒gB作为表位筛选的依据 | 第74页 |
4.1.2 基因克隆表达的策略 | 第74页 |
4.1.3 鸭肠炎病毒gB优势抗原区的筛选结果及分析 | 第74-75页 |
4.2 鸭肠炎病毒gB、gC、gD、gE抗原性的比较 | 第75-76页 |
4.2.1 鸭肠炎病毒gC、gD、gE的优势抗原表位 | 第75页 |
4.2.2 DEV g B、gC、gD、gE抗原性的比较结果及分析 | 第75-76页 |
4.3 复合表位的设计思路及可行性研究 | 第76-77页 |
4.3.1 构建DEV gB、gC、gD、gE复合表位可行性研究 | 第76-77页 |
4.3.2 DEV gB、gC、gD、gE复合表位的构建 | 第77页 |
4.4 鸭肠炎病毒多表位复合抗原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77-79页 |
4.4.1 DEV多表位复合抗原间接ELISA检测方法评价 | 第77-78页 |
4.4.2 间接ELISA检测方法临界值的确定 | 第78页 |
4.4.3 DEV多表位复合抗原间接ELISA检测试剂盒应用前景 | 第78-79页 |
5 结论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