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英文摘要 | 第10-11页 |
1 引言 | 第12-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1.2 肌苷酸(IMP)及其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1.3 影响IMP含量的因素 | 第13-14页 |
1.4 腺苷一磷酸脱氨酶 | 第14-16页 |
1.4.1 AMPD1基因的结构 | 第14-15页 |
1.4.2 AMPD1基因的功能 | 第15页 |
1.4.3 AMPD1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6-17页 |
1.6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8-24页 |
2.1 样本采集与处理 | 第18页 |
2.2 实验仪器设备 | 第18-19页 |
2.3 实验试剂及药品 | 第19页 |
2.4 工具酶及试剂盒 | 第19-20页 |
2.5 试验方法 | 第20-24页 |
2.5.1 IMP含量的测定 | 第20页 |
2.5.2 兴凯湖翘嘴鲌肌肉组织RNA的提取 | 第20页 |
2.5.3 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RNA | 第20页 |
2.5.4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RNA | 第20页 |
2.5.5 总RNA反转录成c DNA | 第20-21页 |
2.5.6 兴凯湖翘嘴鲌AMPD1基因的克隆 | 第21-22页 |
2.5.7 肌肉组织中AMPD1基因m RNA的表达 | 第22-23页 |
2.5.8 数据的统计与结果分析 | 第23-24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4-45页 |
3.1 IMP含量分析 | 第24-32页 |
3.1.1 IMP标准品色谱分析和标准曲线分析 | 第24-25页 |
3.1.2 贮存温度和贮存时间对兴凯湖翘嘴鲌肌肉IMP含量的影响 | 第25-28页 |
3.1.3 不同时期兴凯湖翘嘴鲌IMP含量变化比较 | 第28-30页 |
3.1.4 兴凯湖翘嘴鲌4龄野生和养殖群体IMP含量分析 | 第30-32页 |
3.2 AMPD1基因分析 | 第32-45页 |
3.2.1 肌肉组织总RNA的检测 | 第32页 |
3.2.2 兴凯湖翘嘴鲌AMPD1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 第32-39页 |
3.2.3 兴凯湖翘嘴鲌AMPD1基因进化树分析 | 第39-43页 |
3.2.4 兴凯湖翘嘴鲌AMPD1基因在肌肉组织中的表达 | 第43-45页 |
4 讨论 | 第45-49页 |
4.1 贮存温度和贮存时间对兴凯湖翘嘴鲌肌肉IMP含量的影响 | 第45页 |
4.2 兴凯湖翘嘴鲌肌肉组织IMP含量分析比较 | 第45-46页 |
4.2.1 不同时期兴凯湖翘嘴鲌肌肉组织IMP含量分析比较 | 第45页 |
4.2.2 野生和养殖兴凯湖翘嘴鲌肌肉组织IMP含量分析比较 | 第45-46页 |
4.3 兴凯湖翘嘴鲌AMPD1基因的克隆、分析及表达 | 第46-47页 |
4.3.1 兴凯湖翘嘴鲌AMPD1基因的克隆 | 第46页 |
4.3.2 兴凯湖翘嘴鲌AMPD1基因的同源性及进化分析 | 第46-47页 |
4.3.3 兴凯湖翘嘴鲌AMPD1基因在不同时期肌肉组织中的表达差异 | 第47页 |
4.4 IMP含量与AMPD1基因表达关系 | 第47-48页 |
4.5 研究展望 | 第48-49页 |
5 结论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