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诗歌论文

方回《瀛奎律髓》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引言第10-13页
 一、“选”之概念第10页
 二、选题原因及研究意义第10-11页
 三、研究情况综述第11-13页
第一章 方回及《瀛奎律髓》概说第13-23页
 第一节 元代诗文批评与唐宋诗选本第13-16页
  一、元代诗文批评第13-14页
  二、唐宋诗选本第14-16页
 第二节 方回概况第16-18页
 第三节 方回著述及《瀛奎律髓》成书第18-23页
  一、著述第18-19页
  二、《瀛奎律髓》成书第19-23页
第二章 方回《瀛奎律髓》及其著述中体现的诗学思想第23-49页
 第一节 方回之“诗之内涵”及形式要求第24-26页
  一、“诗言志”之新解第25页
  二、“诗可以怨”——忠愤之诗不可弃第25-26页
 第二节 律诗之规格、形式、审美要求第26-34页
  一、律诗之用韵第26-27页
  二、律诗之平仄第27-33页
  三、律诗之对仗第33-34页
 第三节 倡“一祖三宗”之说第34-41页
  一、明确提出杜甫为“一祖”,将其作为诗歌好坏的风向标第34-39页
  二、将陈与义列为江西诗派的“三宗”之一第39-41页
 第四节 标举“江西诗派”,提高宋诗地位第41-49页
  一、标举“江西诗派”第41-43页
  二、提高宋诗地位第43-49页
第三章 《瀛奎律髓》的体例和选诗特征第49-64页
 第一节 《瀛奎律髓》的体例第49-57页
  一、分类编排第49-56页
  二、圈点法的运用第56-57页
 第二节 《瀛奎律髓》的选诗特征第57-64页
  一、选诗比较宽泛第58-59页
  二、选诗具有“蔬笋气”和“酸馅气”第59-64页
第四章 方回《瀛奎律髓》批评诗歌的方法第64-88页
 第一节 追求“格高”第64-70页
  一、“格”之内涵及其发展第64-65页
  二、方回赞同追求的“江西诗派”之格高第65-70页
 第二节 讲求“律熟”第70-75页
  一、律诗的发展定型第70-73页
  二、“律熟”后的求变第73-75页
 第三节 求取“诗眼”第75-80页
  一、“诗眼”之内涵——“字字计较”第75-76页
  二、方回“诗眼”之作用第76-79页
  三、方回首倡以虚字为“诗眼”第79-80页
 第四节 摘取“秀句”第80-85页
  一、摘取“秀句”——“有句无篇”第80-81页
  二、“秀句”内容之要求第81-82页
  三、喜评“秀句”第82-85页
 第五节 要求“切题”第85-88页
  一、评诗要求“切题”第85-86页
  二、咏物诗之“切题”第86-88页
第五章 方回《瀛奎律髓》选诗评诗的得与失第88-92页
 第一节 方回选评诗歌之所得第88-90页
 第二节 方回选评诗歌之所失第90-92页
结语第92-94页
参考书目第94-97页
后记第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白居易的闲适生活与闲适诗
下一篇:苏轼倅杭时期的诗歌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