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8-9页 |
一、我国职务犯罪初查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9-16页 |
(一) 检察机关初查制度的概念、历史沿革与功效 | 第9-13页 |
1、初查制度的概念 | 第9页 |
2、初查制度的产生原因和历史发展 | 第9-11页 |
3. 初查制度的实践功效 | 第11-13页 |
(二) 职务犯罪初查权的性质定位 | 第13页 |
1、初查是侦查的前置程序 | 第13页 |
2、初查是具有明确侦查意向的活动 | 第13页 |
3、初查是非强制性的任意调查活动 | 第13页 |
(三) 职务犯罪初查制度的理论争议 | 第13-16页 |
1、初查制度的合法性 | 第13-14页 |
2、初查程序的合法性 | 第14-15页 |
3、初查证据的法律效力 | 第15-16页 |
二、我国职务犯罪初查制度的运行现状及其人权保障问题 | 第16-25页 |
(一) 初查启动和运行随意性极大,侵犯人权 | 第17-19页 |
1、初查程序的启动无严格限定 | 第17-18页 |
2、初查运行随意性强 | 第18-19页 |
3、初查法律文书不规范 | 第19页 |
(二) 初查内外部监督缺失,易导致滥用初查手段侵犯人权 | 第19-21页 |
1、内部监督机制不完善 | 第20页 |
2、外部监督机制缺失 | 第20-21页 |
(三) 超职权主义式的初查模式导致被初查人丧失主体资格 | 第21-24页 |
1. 财产权受到侵害 | 第21-22页 |
2、隐私权和住宅权受到侵害 | 第22-23页 |
3、身体健康权和自由权受到侵害 | 第23-24页 |
(四) 被初查人合法权益受侵害后没有相应的救济渠道 | 第24-25页 |
三、职务犯罪初查的制度完善与人权保障 | 第25-29页 |
(一) 确立职务犯罪初查的合法性地位并纳入法制 | 第25-26页 |
1、明确初查制度存在的必要性 | 第25页 |
2、将职务犯罪初查制度纳入《刑诉法》 | 第25-26页 |
(二) 纳入法制后进一步完善初查运行程序,发挥保障人权功能 | 第26-29页 |
1、完善初查启动与运行机制 | 第26页 |
2、构建、完善初查措施监督机制和法律责任 | 第26-27页 |
3、接触被初查对象时赋予被查对象主体资格 | 第27-28页 |
4、完善初查司法救济措施 | 第28-29页 |
结语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2页 |
致谢 | 第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