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职务犯罪初查人权保障的实证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引言第8-9页
一、我国职务犯罪初查制度的理论基础第9-16页
    (一) 检察机关初查制度的概念、历史沿革与功效第9-13页
        1、初查制度的概念第9页
        2、初查制度的产生原因和历史发展第9-11页
        3. 初查制度的实践功效第11-13页
    (二) 职务犯罪初查权的性质定位第13页
        1、初查是侦查的前置程序第13页
        2、初查是具有明确侦查意向的活动第13页
        3、初查是非强制性的任意调查活动第13页
    (三) 职务犯罪初查制度的理论争议第13-16页
        1、初查制度的合法性第13-14页
        2、初查程序的合法性第14-15页
        3、初查证据的法律效力第15-16页
二、我国职务犯罪初查制度的运行现状及其人权保障问题第16-25页
    (一) 初查启动和运行随意性极大,侵犯人权第17-19页
        1、初查程序的启动无严格限定第17-18页
        2、初查运行随意性强第18-19页
        3、初查法律文书不规范第19页
    (二) 初查内外部监督缺失,易导致滥用初查手段侵犯人权第19-21页
        1、内部监督机制不完善第20页
        2、外部监督机制缺失第20-21页
    (三) 超职权主义式的初查模式导致被初查人丧失主体资格第21-24页
        1. 财产权受到侵害第21-22页
        2、隐私权和住宅权受到侵害第22-23页
        3、身体健康权和自由权受到侵害第23-24页
    (四) 被初查人合法权益受侵害后没有相应的救济渠道第24-25页
三、职务犯罪初查的制度完善与人权保障第25-29页
    (一) 确立职务犯罪初查的合法性地位并纳入法制第25-26页
        1、明确初查制度存在的必要性第25页
        2、将职务犯罪初查制度纳入《刑诉法》第25-26页
    (二) 纳入法制后进一步完善初查运行程序,发挥保障人权功能第26-29页
        1、完善初查启动与运行机制第26页
        2、构建、完善初查措施监督机制和法律责任第26-27页
        3、接触被初查对象时赋予被查对象主体资格第27-28页
        4、完善初查司法救济措施第28-29页
结语第29-30页
参考文献第30-32页
致谢第32页

论文共3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β-胡萝卜素对海兰褐雏鸡生长性能及肠道黏膜免疫功能的影响
下一篇:乳酸菌和酵母菌的复合培养物对肉仔鸡的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