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1 引言 | 第12-16页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12页 |
1.1.1 选题目的 | 第12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15-16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3.2 创新点 | 第15-16页 |
2 遗嘱信托的基础理论 | 第16-22页 |
2.1 遗嘱信托的沿革 | 第16-18页 |
2.1.1 遗嘱信托的起源 | 第16-17页 |
2.1.2 遗嘱信托的现代适用 | 第17-18页 |
2.2 遗嘱信托的界定 | 第18-20页 |
2.2.1 遗嘱信托之概念 | 第18页 |
2.2.2 遗嘱信托之特征 | 第18-19页 |
2.2.3 遗嘱信托与相关概念之比较 | 第19-20页 |
2.3 遗嘱信托的功能 | 第20-22页 |
2.3.1 实现家族资产的有效顺延 | 第20页 |
2.3.2 实现资产总额的增长 | 第20-21页 |
2.3.3 减轻家庭内讧 | 第21-22页 |
3 我国遗嘱信托制度的立法现状与局限性 | 第22-30页 |
3.1 我国遗嘱信托制度的立法现状 | 第22页 |
3.2 我国遗嘱信托制度的立法局限性 | 第22-30页 |
3.2.1 遗嘱信托财产层面之局限性 | 第22-23页 |
3.2.2 遗嘱信托成立与生效层面之局限性 | 第23-25页 |
3.2.3 遗嘱信托变更与终止层面之局限性 | 第25-27页 |
3.2.4 遗嘱信托受托人管理层面之局限性 | 第27-28页 |
3.2.5 遗嘱信托配套措施层面之局限性 | 第28-30页 |
4 域外遗嘱信托的法律规制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30-37页 |
4.1 域外遗嘱信托的法律规制 | 第30-35页 |
4.1.1 在信托财产领域的法律规制 | 第30页 |
4.1.2 在成立与生效领域的法律规制 | 第30-31页 |
4.1.3 在信托变更与终止领域的法律规制 | 第31-33页 |
4.1.4 在受托人管理领域的法律规制 | 第33-35页 |
4.1.5 在信托事项监管领域的法律规制 | 第35页 |
4.2 域外遗嘱信托法律规制对我国的启示 | 第35-37页 |
4.2.1 自由之取舍 | 第35-36页 |
4.2.2 效率之保障 | 第36页 |
4.2.3 管理之监督 | 第36-37页 |
5 我国遗嘱信托法律制度之完善 | 第37-45页 |
5.1 遗嘱信托财产制度之完善 | 第37-38页 |
5.1.1 明确财产所有权归属于受托人 | 第37页 |
5.1.2 对遗嘱信托的登记程序设置具体化的规范 | 第37-38页 |
5.2 遗嘱信托成立与生效制度之完善 | 第38-39页 |
5.2.1 确立遗嘱信托的成立仅依照委托人个人意愿为原则 | 第38-39页 |
5.2.2 增加遗嘱信托的设立方式 | 第39页 |
5.2.3 委托人去世时间与信托发生法律效力时间相契合 | 第39页 |
5.3 遗嘱信托变更与终止制度之完善 | 第39-41页 |
5.3.1 赋予受益人信托变更权限与终止权能 | 第39-40页 |
5.3.2 增加对信托条文在损害“必留份”时的规制 | 第40页 |
5.3.3 明确限定遗嘱信托的存续时间 | 第40-41页 |
5.4 遗嘱信托受托人管理制度之完善 | 第41-43页 |
5.4.1 明晰受托人应享有的权利 | 第41-42页 |
5.4.2 明晰受托人信托管理应尽的义务 | 第42-43页 |
5.5 遗嘱信托配套法律措施之完善 | 第43-45页 |
5.5.1 完善相关税收法律法规 | 第43-44页 |
5.5.2 建立遗嘱信托监察人机制 | 第44-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