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研究的目的 | 第11页 |
1.2.2 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的综述 | 第12-14页 |
1.3.1 国外研究的综述 | 第12页 |
1.3.2 国内研究的综述 | 第12-14页 |
1.4 研究的主要思路和方法 | 第14-15页 |
1.4.1 研究的主要思路 | 第14页 |
1.4.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14-15页 |
第2章 村干部激励的相关理论 | 第15-23页 |
2.1 村干部的相关理论 | 第15-17页 |
2.1.1 村干部的定位 | 第15页 |
2.1.2 村干部的角色 | 第15-17页 |
2.2 激励的基本理论 | 第17-23页 |
2.2.1 激励 | 第17-18页 |
2.2.2 激励机制 | 第18页 |
2.2.3 激励理论及启示 | 第18-23页 |
第3章 定州市村干部激励机制的具体实践 | 第23-33页 |
3.1 定州市及村干部简介 | 第23-25页 |
3.1.1 定州市简介 | 第23页 |
3.1.2 定州市村干部的现状 | 第23-25页 |
3.2 定州市村干部激励机制的现状 | 第25-30页 |
3.2.1 薪酬机制—提高工资待遇,考核绩效挂钩 | 第25-26页 |
3.2.2 声誉机制—进行表彰宣传,营造正面氛围 | 第26-27页 |
3.2.3 发展机制—开展考试和培训,畅通晋升通道 | 第27页 |
3.2.4 保障机制—保险补贴交织,构建保障网络 | 第27-29页 |
3.2.5 监督制约机制—兼用负面激励,监督制约协调 | 第29-30页 |
3.3 定州市村干部激励机制的创新—支部书记享受参公待遇 | 第30-33页 |
3.3.1 实施背景 | 第30页 |
3.3.2 具体内容 | 第30-31页 |
3.3.3 运行现状 | 第31-32页 |
3.3.4 政策实施的效果 | 第32-33页 |
第4章 定州市村干部激励机制存在问题及原因 | 第33-42页 |
4.1 定州市村干部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 第33-37页 |
4.1.1 物质激励效用失调 | 第33-34页 |
4.1.2 精神激励作用弱化 | 第34-35页 |
4.1.3 发展激励严重受阻 | 第35页 |
4.1.4 保障机制发展滞后 | 第35-36页 |
4.1.5 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 | 第36-37页 |
4.2 激励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37-42页 |
4.2.1 理念层面分析—激励理念存在误区 | 第37-38页 |
4.2.2 制度层面分析—激励制度不够完善 | 第38-40页 |
4.2.3 操作层面分析—机制执行出现偏差 | 第40-42页 |
第5章 完善村干部激励机制的对策 | 第42-50页 |
5.1 完善薪酬激励机制 | 第42-43页 |
5.1.1 加大财政对村干部薪酬的投入力度 | 第42页 |
5.1.2 整体提高村干部的薪酬收入水平 | 第42-43页 |
5.1.3 完善薪酬与业绩考核挂钩的制度 | 第43页 |
5.2 健全声誉激励机制 | 第43-45页 |
5.2.1 完善信息公开与沟通机制 | 第44页 |
5.2.2 扩大先进模范的影响力 | 第44-45页 |
5.2.3 增强情感激励的效用 | 第45页 |
5.3 创新政治激励机制 | 第45-46页 |
5.3.1 在优秀村干部中定向招录公务员和事业干部 | 第45页 |
5.3.2 实行农村干部交流制度 | 第45-46页 |
5.3.3 建立村干部在乡镇锻炼的制度 | 第46页 |
5.3.4 建立科学、实用的培训制度 | 第46页 |
5.4 健全保障激励机制 | 第46-48页 |
5.4.1 完善养老保障制度 | 第46-47页 |
5.4.2 建立村干部医疗补充保障机制 | 第47页 |
5.4.3 健全离任干部补贴制度 | 第47-48页 |
5.5 强化监督制约激励机制 | 第48-50页 |
5.5.1 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 | 第48页 |
5.5.2 注重合理运用考评结果 | 第48页 |
5.5.3 构建完善的监督网络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附录 | 第52-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