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电力系统的调度、管理、通信论文

电动汽车参与电网二次频率调节控制策略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5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电动汽车参与电网频率调节的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 论文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第13-15页
第2章 电动汽车参与电网频率调节的仿真平台第15-28页
    2.1 引言第15页
    2.2 电网频率调节概述第15-18页
        2.2.1 电网频率波动原因第15-16页
        2.2.2 电网频率调节原理第16-18页
    2.3 互联电网数学模型第18-23页
        2.3.1 发电机—负荷模型第18-20页
        2.3.2 原动机调速器模型第20-21页
        2.3.3 联络线模型第21-22页
        2.3.4 负荷扰动模型第22-23页
        2.3.5 风功率模型第23页
    2.4 电动汽车电池数学模型第23-24页
    2.5 电动汽车参与电网频率调节的仿真平台第24-27页
        2.5.1 电动汽车参与电网一次频率控制第24-25页
        2.5.2 电动汽车参与电网二次频率控制第25-27页
    2.6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3章 电动汽车参与电网频率调节的特性分析第28-40页
    3.1 引言第28页
    3.2 电动汽车能源补给方式第28-30页
    3.3 电动汽车接入电网模式第30-32页
        3.3.1 分散接入第31页
        3.3.2 集群接入第31-32页
    3.4 电动汽车调频可行性第32-34页
        3.4.1 调频响应方式可行性第32-33页
        3.4.2 调频容量和时间可行性第33-34页
        3.4.3 快速调节特性第34页
    3.5 电动汽车提供调频服务经济性第34-39页
        3.5.1 电动汽车实时调频电价第35-37页
        3.5.2 参与调频服务的电池损耗成本第37页
        3.5.3 电动汽车调频收益第37-39页
    3.6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4章 考虑电价约束的电动汽车二次调频控制第40-54页
    4.1 引言第40页
    4.2 电动汽车二次调频框架第40-41页
    4.3 电动汽车二次调频原理第41-42页
    4.4 电动汽车二次调频控制策略第42-47页
        4.4.1 电动汽车行为第42页
        4.4.2 电动汽车调频容量计算第42-43页
        4.4.3 电动汽车期望V2G功率计算第43-45页
        4.4.4 基于电价的电动汽车调节派遣控制第45-47页
    4.5 仿真系统第47-48页
    4.6 仿真分析与讨论第48-52页
        4.6.1 仿真情境第48页
        4.6.2 仿真与讨论第48-52页
    4.7 电动汽车二次调频收益第52-53页
    4.8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54-56页
    5.1 结论第54-55页
    5.2 展望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0页
致谢第60-61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超声波检测技术的应用及检出缺陷的对比研究
下一篇:SD-910柠檬酸酸洗缓蚀剂的研制及其缓蚀性能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