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无线电中继通信、微波通信论文

改进的超宽带室内定位算法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7页
    1.1 课题来源第9页
    1.2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1.3 超宽带技术简介第10-13页
        1.3.1 超宽带基本概念第10-11页
        1.3.2 超宽带定位的优势第11-12页
        1.3.3 超宽带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4 超宽带技术的应用第13-14页
    1.5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各章节安排第14-17页
第二章 无线定位原理第17-27页
    2.1 无线定位基本方法第17-22页
        2.1.1 基于信号强度的定位方法第17-18页
        2.1.2 基于信号到达角度的定位方法第18-19页
        2.1.3 基于到达时间的定位方法第19-21页
        2.1.4 基于时间差的定位方法第21-22页
    2.2 混合定位方法第22-23页
    2.3 影响定位精度的主要因素第23-24页
    2.4 无线定位的评价指标第24-25页
    2.5 本章小结第25-27页
第三章 超宽带定位系统的TOA估计模型第27-39页
    3.1 信号模型第27-31页
        3.1.1 脉冲波形第27-29页
        3.1.2 脉冲的调制方式第29-30页
        3.1.3 扩频技术第30-31页
    3.2 IEEE 802.15.4a信道模型第31-35页
        3.2.1 路径损耗模型第32页
        3.2.2 多径模型第32-33页
        3.2.3 小尺度衰落第33-34页
        3.2.4 UWB信道仿真第34-35页
    3.3 超宽带接收模型第35-37页
        3.3.1 接收信号的基本模型第35-36页
        3.3.2 基于能量检测的非相干接收法第36页
        3.3.3 相干接收法第36-37页
    3.4 本章小结第37-39页
第四章 超宽带室内定位算法研究第39-57页
    4.1 基本的超宽带室内定位算法第39-46页
        4.1.1 LS定位算法第40页
        4.1.2 Chan定位算法第40-43页
        4.1.3 Taylor定位算法第43-46页
    4.2 基本超宽带室内定位算法仿真与分析第46-48页
        4.2.1 基站数目对超宽带定位精度的影响第46-47页
        4.2.2 信噪比对定位精度的影响第47页
        4.2.3 测距误差对定位精度的影响第47-48页
    4.3 基于混合优化的超宽带室内定位算法第48-55页
        4.3.1 Chan-Taylor协同定位算法第48-50页
        4.3.2 基于变尺度法的超宽带定位算法第50-53页
        4.3.3 基于模型融合的超宽带定位算法第53-54页
        4.3.4 混合定位算法仿真分析第54-55页
    4.4 本章小结第55-57页
第五章 基于BP神经网络的超宽带室内定位算法第57-67页
    5.1 BP神经网络简介第57-61页
        5.1.1 神经网络基础第57-58页
        5.1.2 BP神经网络对权值的修正第58-61页
    5.2 仿真环境的搭建第61-63页
    5.3 算法仿真与分析第63-65页
    5.4 本章小结第65-67页
总结与展望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3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和完成的论文第73-74页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激光能量偏移条件下C-276/304焊接实验研究
下一篇:南疆重点地区雷暴(冰雹)天气学成因与预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