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9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4页 |
·LTE通信系统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20页 |
·多载波(OFDM)技术 | 第14-16页 |
·多天线(MIMO)技术 | 第16-17页 |
·同步技术 | 第17-18页 |
·检测接收技术 | 第18-19页 |
·动态资源分配技术 | 第19-20页 |
·本论文的研究工作和章节安排 | 第20-22页 |
·论文的研究工作 | 第20-22页 |
·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22页 |
参考文献 | 第22-29页 |
第二章 无线衰落信道的特性和建模 | 第29-47页 |
·无线衰落信道的特性 | 第29-31页 |
·多径时变信道 | 第31-35页 |
·多径时变信道的冲激响应 | 第33-34页 |
·多径时变信道的统计模型 | 第34-35页 |
·OFDM信道 | 第35-40页 |
·OFDM信道的数学模型 | 第35-37页 |
·多径信道的OFDM系统模型 | 第37-39页 |
·利用FFT/FFT实现的离散OFDM系统模型 | 第39-40页 |
·MIMO信道 | 第40-44页 |
·MIMO信道的物理模型 | 第41-43页 |
·MIMO信道的统计模型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第三章 改进CP型判决和SSS小区搜索 | 第47-69页 |
·系统模型 | 第47-53页 |
·帧结构和同步信号分配 | 第48-50页 |
·主同步信号(PSS)和辅同步信号(SSS)结构 | 第50-52页 |
·小区搜索过程 | 第52-53页 |
·改进的循环前缀(CP)类型判决和辅同步信号(SSS)检测算法 | 第53-63页 |
·CP类型判决 | 第56-60页 |
·SSS检测 | 第60-63页 |
·仿真及分析 | 第63-66页 |
·CP类型判决的准确性 | 第63-64页 |
·SSS检测的准确性 | 第64-65页 |
·运算复杂度 | 第65-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第四章 基于内环SDF-LMMSE检测和外环PIC的迭代检测 | 第69-90页 |
·系统模型 | 第70-72页 |
·常用的检测算法 | 第72-79页 |
·最大似然(ML)检测算法 | 第72-73页 |
·并行干扰消除(PIC)检测算法 | 第73-75页 |
·球译码(SD)检测算法 | 第75-79页 |
·基于内环串行判决反馈线性最小均方误差(SDF LMMSE)检测和外环并行干扰消除(PIC)的迭代检测算法 | 第79-85页 |
·内环SDF-LMMSE检测 | 第80-82页 |
·外环PIC | 第82-84页 |
·基于内环SDF-LMMSE检测和外环PIC的迭代检测算法 | 第84-85页 |
·仿真及分析 | 第85-86页 |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0页 |
第五章 信道自适应和缓存可知的跨层分组调度 | 第90-112页 |
·系统模型 | 第91-93页 |
·调度算法的性能指标 | 第93-94页 |
·典型的调度算法 | 第94-96页 |
·轮循(RR)调度算法 | 第94页 |
·纯机会主义(PO)调度算法 | 第94-95页 |
·比例公平(PF)调度算法 | 第95-96页 |
·各种调度算法的比较 | 第96页 |
·信道自适应和缓存可知(CABA)的跨层分组调度算法 | 第96-107页 |
·CQI、PMI和RI处理及MIMO模式选择 | 第96-99页 |
·链路自适应 | 第99-102页 |
·缓存状态和数据分组等待时长 | 第102-103页 |
·信道自适应和缓存可知(CABA)的跨层分组调度算法 | 第103-107页 |
·仿真及分析 | 第107-109页 |
·本章小结 | 第109页 |
参考文献 | 第109-112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112-117页 |
·本论文的工作总结 | 第112-113页 |
·需要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 第113-115页 |
参考文献 | 第115-117页 |
缩写说明 | 第117-123页 |
致谢 | 第123-124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第1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