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城市更新视角下既有建筑绿色改造PPP模式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23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第10-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问题提出第11-12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2-13页
        1.2.1 研究目的第12页
        1.2.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8页
        1.3.1 城市更新研究现状第13-15页
        1.3.2 既有建筑绿色改造相关研究现状第15-16页
        1.3.3 PPP模式研究现状第16-18页
        1.3.4 文献评述第18页
    1.4 主要研究内容第18-23页
        1.4.1 研究内容第18-21页
        1.4.2 研究方案第21-23页
第2章 城市更新视角下既有建筑绿色改造PPP模式的理论分析第23-39页
    2.1 理论基础分析第23-28页
        2.1.1 相关概念界定第23-26页
        2.1.2 相关理论借鉴第26-28页
    2.2 城市更新与既有建筑绿色改造PPP模式的理论关联分析第28-33页
        2.2.1 动力机制下城市更新对既有建筑绿色改造的促进作用分析第29-30页
        2.2.2 改造效益下既有建筑绿色改造对城市更新的推动作用分析第30-31页
        2.2.3 发展现状下既有建筑绿色改造PPP模式的必要性分析第31-32页
        2.2.4 运作效果下既有建筑绿色改造PPP模式的优势分析第32-33页
    2.3 既有建筑绿色改造PPP模式的可行性分析第33-38页
        2.3.1 政策可行性第33-35页
        2.3.2 资源可行性第35-36页
        2.3.3 经济可行性第36-37页
        2.3.4 操作可行性第37-38页
    2.4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3章 城市更新视角下既有建筑绿色改造PPP模式的运作模式分析第39-64页
    3.1 城市更新视角下运作模式设计基本思想第39-41页
        3.1.1 以合作共赢为导向的PPP运作目标设计第39-40页
        3.1.2 以开发性思维为导向的PPP边界设计第40-41页
    3.2 城市更新视角下各参与主体设计及合同关系第41-46页
        3.2.1 各参与主体设计第41-44页
        3.2.2 各参与主体合同关系设计第44-46页
    3.3 城市更新视角下运作流程设计第46-49页
        3.3.1 项目识别第47-48页
        3.3.2 项目准备第48页
        3.3.3 项目采购第48页
        3.3.4 项目执行第48-49页
        3.3.5 项目移交第49页
    3.4 城市更新视角下运作模式设计第49-57页
        3.4.1 组织结构设计第50-52页
        3.4.2 资本结构设计第52-53页
        3.4.3 收益平衡设计第53-54页
        3.4.4 风险分担设计第54-57页
    3.5 基于运作模式的演化博弈优化模型建立第57-63页
        3.5.1 演化博弈理论的内涵及适用性分析第57页
        3.5.2 基本假设第57-58页
        3.5.3 模型构建第58-59页
        3.5.4 模型分析第59-63页
    3.6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4章 案例分析第64-82页
    4.1 塘朗小学绿色改造项目介绍第64-70页
        4.1.1 案例概况第64-65页
        4.1.2 项目绿色改造内容及效果第65-68页
        4.1.3 项目改造的成本及效益第68-70页
    4.2 塘朗小学绿色改造PPP模式方案设计第70-72页
        4.2.1 运作结构设计第70-71页
        4.2.2 融资方案设计第71页
        4.2.3 收益方案设计第71-72页
    4.3 塘朗小学绿色改造PPP模式下演化博弈仿真分析第72-80页
        4.3.1 初始参数下的群体动态仿真分析第72-75页
        4.3.2 投资群体优化参数下的群体动态仿真分析第75-78页
        4.3.3 政府群体优化参数下的群体动态仿真分析第78-80页
    4.4 相关建议第80-81页
    4.5 本章小结第81-82页
结论第82-84页
参考文献第84-8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9-91页
致谢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安徽审计职业学院宿舍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海洋活性分子HKS为先导的新型凝血酶抑制剂的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