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综述 | 第13-48页 |
1.1 前言 | 第13-14页 |
1.2 C-Dots的合成方法 | 第14-23页 |
1.2.1 自上而下法 | 第14-20页 |
1.2.2 自下而上法 | 第20-22页 |
1.2.3 表面修饰及杂原子掺杂 | 第22-23页 |
1.3 C-Dots的物理化学性质 | 第23-28页 |
1.3.1 光学性质 | 第23-28页 |
1.3.2 毒性 | 第28页 |
1.4 C-Dots的生物化学应用 | 第28-34页 |
1.4.1 生物成像 | 第28-30页 |
1.4.2 传感 | 第30-31页 |
1.4.3 药物/基因载体 | 第31-32页 |
1.4.4 催化应用 | 第32-33页 |
1.4.5 光电器件 | 第33-34页 |
1.5 结论与展望 | 第34页 |
1.6 选题思路 | 第34-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48页 |
第二章 氮掺杂碳量子点的固相合成及其在细胞内Fe~(3+)成像分析中的应用 | 第48-70页 |
2.1 前言 | 第48-49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49-51页 |
2.2.1 试剂 | 第49页 |
2.2.2 仪器 | 第49-50页 |
2.2.3 纳米材料的制备 | 第50页 |
2.2.4 细胞毒活性测试 | 第50页 |
2.2.5 荧光成像 | 第50-51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51-65页 |
2.3.1 纳米材料的表征 | 第51-57页 |
2.3.2 N-doped C-Dots对Fe~(3+)的荧光响应 | 第57-60页 |
2.3.3 N-doped C-Dots对Fe~(3+)荧光响应的可能机理 | 第60-62页 |
2.3.4 细胞内Fe~(3+)成像 | 第62-64页 |
2.3.5 生物样品中Fe~(3+)的检测 | 第64-65页 |
2.4 结论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第三章 基于N-doped C-Dots荧光探针选择性检测食品中的柠檬黄 | 第70-85页 |
3.1 前言 | 第70-71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71-73页 |
3.2.1 试剂 | 第71页 |
3.2.2 仪器 | 第71-72页 |
3.2.3 N-doped C-Dots纳米材料的制备 | 第72页 |
3.2.4 样品处理 | 第72页 |
3.2.5 实验方法 | 第72页 |
3.2.6 样品测定 | 第72-73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73-81页 |
3.3.1 N-doped C-Dots纳米材料的表征 | 第73页 |
3.3.2 条件优化 | 第73-75页 |
3.3.3 方法性能 | 第75-76页 |
3.3.4 选择性 | 第76-77页 |
3.3.5 柠檬黄对N-doped C-Dots的荧光猝灭机理 | 第77-79页 |
3.3.6 实际样品分析 | 第79-81页 |
3.4 结论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5页 |
第四章 S掺杂荧光氮化碳量子点的固相合成及其在细胞成像中的应用 | 第85-98页 |
4.1 前言 | 第85-86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86-87页 |
4.2.1 试剂 | 第86页 |
4.2.2 仪器 | 第86页 |
4.2.3 g-CNSQDs的制备 | 第86-87页 |
4.2.4 细胞毒活性测试 | 第87页 |
4.2.5 荧光成像 | 第87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87-94页 |
4.3.1 g-CNSQDs(b)的表征 | 第89-92页 |
4.3.2 g-CNSQDs(b)的细胞毒性 | 第92-93页 |
4.3.3 细胞成像 | 第93-94页 |
4.4 结论 | 第94-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98页 |
第五章 基于g-CNSQDs荧光探针选择性检测水样中的Hg~(2+) | 第98-112页 |
5.1 前言 | 第98-99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99-100页 |
5.2.1 试剂 | 第99页 |
5.2.2 仪器 | 第99页 |
5.2.3 g-CNSQDs的制备 | 第99页 |
5.2.4 实验方法 | 第99-100页 |
5.2.5 样品处理 | 第100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100-108页 |
5.3.1 g-CNSQDs的表征 | 第100-103页 |
5.3.2 方法建立 | 第103-104页 |
5.3.3 条件优化 | 第104页 |
5.3.4 方法性能 | 第104-106页 |
5.3.5 选择性 | 第106-107页 |
5.3.6 实际样品分析 | 第107-108页 |
5.4 结论 | 第108-109页 |
参考文献 | 第109-112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112-113页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第113-115页 |
致谢 | 第11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