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8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 | 第10-14页 |
1.3 石墨烯材料电化学性能研究及其在储能领域的应用 | 第14-19页 |
1.3.1 石墨烯简介 | 第14-16页 |
1.3.2 石墨烯在锂电及储能方面的应用 | 第16-19页 |
1.4 过渡金属氮化物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19-27页 |
1.4.1 过渡金属氮化物的电化学研究现状 | 第19-23页 |
1.4.2 过渡金属氮化物/石墨烯的电化学研究现状 | 第23-27页 |
1.5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7-28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 | 第28-33页 |
2.1 实验仪器及药品 | 第28-29页 |
2.1.1 实验仪器 | 第28-29页 |
2.1.2 实验药品 | 第29页 |
2.2 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及过程 | 第29-31页 |
2.2.1 过渡金属氮化物/石墨烯复合多孔电极材料的制备 | 第29-30页 |
2.2.2 过渡金属氮化物/石墨烯三维多孔电极材料的制备 | 第30-31页 |
2.3 材料分析表征方法 | 第31页 |
2.3.1 扫描电子显微镜与能谱分析 | 第31页 |
2.3.2 透射电子显微镜 | 第31页 |
2.3.3 拉曼光谱分析 | 第31页 |
2.3.4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第31页 |
2.4 电化学性能表征方法 | 第31-33页 |
2.4.1 循环及倍率性能测试 | 第31-32页 |
2.4.2 循环伏安及交流阻抗性能测试 | 第32-33页 |
第3章 石墨烯/氮化钴复合多孔电极材料的表征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33-64页 |
3.1 复合材料的形貌表征及分析 | 第33-36页 |
3.2 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36-39页 |
3.3 基底对于复合材料形貌与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39-45页 |
3.3.1 不同基底样品的微观形貌表征 | 第39-41页 |
3.3.2 不同基底样品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41-45页 |
3.4 金属掺杂量对于复合材料形貌以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45-52页 |
3.4.1 不同掺杂量样品的微观形貌表征 | 第45-48页 |
3.4.2 不同掺杂量样品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48-52页 |
3.5 退火温度对于复合材料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52-57页 |
3.5.1 不同退火温度样品微观形貌表征 | 第52-54页 |
3.5.2 不同退火温度样品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54-57页 |
3.6 退火气氛对复合材料形貌及电化学性质的影响 | 第57-62页 |
3.6.1 不同退火气氛样品的微观形貌表征 | 第57-59页 |
3.6.2 不同气氛下样品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59-62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4章 石墨烯/氮化镍复合多孔电极材料的表征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64-85页 |
4.1 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表征及分析 | 第64-66页 |
4.2 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66-69页 |
4.3 金属掺杂量对复合材料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69-74页 |
4.3.1 对形貌的影响 | 第69-71页 |
4.3.2 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71-74页 |
4.4 退火温度对复合材料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74-79页 |
4.4.1 对形貌的影响 | 第74-76页 |
4.4.2 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76-79页 |
4.5 不同退火气氛对复合材料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79-83页 |
4.5.1 对形貌的影响 | 第79-80页 |
4.5.2 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80-83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83-85页 |
结论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第93-95页 |
致谢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