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迈《夷坚志》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绪论 | 第7-17页 |
第一节 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一、成书研究 | 第12页 |
二、版本研究 | 第12页 |
三、内容研究 | 第12-13页 |
四、洪迈的小说观研究 | 第13-14页 |
五、影响研究 | 第14-15页 |
第二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5页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第15-17页 |
一、细化故事分类 | 第16页 |
二、勾勒社会风俗 | 第16页 |
三、拓展影响研究 | 第16页 |
四、探讨民间价值 | 第16-17页 |
第一章 《夷坚志》多姿多彩的故事类型 | 第17-53页 |
第一节 因果报应类型 | 第17-25页 |
一、杀生报应 | 第18-20页 |
二、不孝的报应 | 第20-23页 |
三、欠债的报应 | 第23-25页 |
第二节 婚姻爱情类型 | 第25-36页 |
一、女性主动追求爱情 | 第26-31页 |
二、妻妾成群命运惨淡 | 第31-33页 |
三、背叛誓约遭受严惩 | 第33-36页 |
第三节 文人科举类型 | 第36-43页 |
一、阴骘中举阴遣落第 | 第37-40页 |
二、诗谶语谶戏言成真 | 第40-41页 |
三、科举之梦应验扑灭 | 第41-43页 |
第四节 异族入侵类型 | 第43-48页 |
一、满目疮痍流离失所 | 第44-45页 |
二、不甘受辱奋起反抗 | 第45-46页 |
三、人神共愤惩处奸邪 | 第46-48页 |
第五节 冥府见闻类型 | 第48-53页 |
一、惩奸除恶误抓放还 | 第49-50页 |
二、贪污腐化冥吏索贿 | 第50-51页 |
三、势利畏官欺压平民 | 第51-53页 |
第二章 《夷坚志》别具特色的人物形象 | 第53-66页 |
第一节 世俗化的凡人(上)——官吏形象 | 第53-58页 |
一、吏治腐败冤狱丛生 | 第53-54页 |
二、目无国法枉杀平民 | 第54-56页 |
三、奸猾谄媚是非颠倒 | 第56-57页 |
四、讴歌忠臣堪补正史 | 第57-58页 |
第二节 世俗化的凡人(下)——商人形象 | 第58-66页 |
一、商人内心愿望的展现 | 第59-61页 |
二、商人社会处境的表现 | 第61-63页 |
三、商人婚姻家庭的体现 | 第63-66页 |
第三章 《夷坚志》不拘一格的叙事手法 | 第66-77页 |
第一节 叙事角度全知型和限知型结合 | 第66-71页 |
一、全知型叙事角度 | 第66-69页 |
二、限知型叙事视角 | 第69-70页 |
三、叙事角度的功能 | 第70-71页 |
第二节 叙事时间顺叙型和倒叙型交织 | 第71-72页 |
一、顺序型叙事时间 | 第71-72页 |
二、倒叙型叙事时间 | 第72页 |
三、叙事时间的文本研究意义 | 第72页 |
第三节 叙事文本易读性和陌生化并存 | 第72-77页 |
一、理论基础:文本的悖论 | 第73页 |
二、叙事文本的易读性 | 第73-74页 |
三、叙事文本的陌生化 | 第74-77页 |
第四章 《夷坚志》意义深远的文学影响 | 第77-88页 |
第一节 《夷坚志》对“三言”的影响 | 第77-79页 |
第二节 《夷坚志》对“二拍”的影响 | 第79-88页 |
结语 | 第88-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4页 |
致谢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