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容错免责机制的理论基础 | 第9-18页 |
第一节 容错免责机制的概念界定 | 第9-12页 |
一、容错免责机制的历史渊源 | 第9-10页 |
二、容错免责机制的内涵 | 第10页 |
三、容错免责机制与相关概念的比较分析 | 第10-12页 |
第二节 建构容错免责机制的必要性 | 第12-14页 |
一、满足全面深化改革的现实需求 | 第13页 |
二、解决行政不作为的应对机制 | 第13-14页 |
第三节 建构容错免责机制的理论依据 | 第14-18页 |
一、公共选择理论为容错免责机制的建构提供了理论支撑 | 第14-16页 |
二、符合行政行为公共利益优先、重效率的目标要求 | 第16页 |
三、应对过度防御行为的有效机制 | 第16-17页 |
四、容错免责机制与相关政策法规相吻合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容错免责机制的实证研究 | 第18-27页 |
第一节 容错免责机制案例研读 | 第18-20页 |
一、案例导入 | 第18-19页 |
二、案例解读 | 第19-20页 |
第二节 容错免责机制的发展现状 | 第20-23页 |
一、容错免责机制初步形成 | 第21-22页 |
二、试点城市有益探索——以平度为例 | 第22页 |
三、积极探索免责清单制度 | 第22-23页 |
第三节 容错免责机制的运行效果 | 第23-27页 |
一、容错免责机制的积极效果 | 第23-24页 |
二、容错免责机制的局限性 | 第24-27页 |
第三章 容错免责机制的完善 | 第27-39页 |
第一节 确立容错免责机制的原则 | 第27-29页 |
一、确立公共利益优先原则 | 第27-28页 |
二、明确容错免责机制以合法性原则为前提 | 第28页 |
三、适用容错免责机制需要做到平等对待 | 第28-29页 |
第二节 完善容错免责机制的理论体系 | 第29-33页 |
一、完善容错免责机制基本要素 | 第29-32页 |
二、健全容错免责机制适用条件 | 第32-33页 |
三、规范容错免责机制程序 | 第33页 |
第三节 完善容错免责机制的相关制度 | 第33-35页 |
一、完善容错免责机制的相关法律依据 | 第34-35页 |
二、容错免责机制的配套制度建设 | 第35页 |
第四节 健全容错免责监督机制 | 第35-39页 |
一、明确监督机制的主体 | 第36页 |
二、明确容错免责机制的整体评估标准 | 第36-37页 |
三、建立健全事前评估机制 | 第37页 |
四、规范容错“熔断机制” | 第37-39页 |
结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