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众斗殴罪转化犯研究
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导言 | 第7-8页 |
第一章 聚众斗殴罪转化犯的适用条件 | 第8-14页 |
第一节 学理争议 | 第8-10页 |
一、主流学说 | 第8-9页 |
二、争议评析 | 第9-10页 |
第二节 聚众斗殴罪转化的前提条件 | 第10-12页 |
一、聚众行为的认定 | 第10-11页 |
二、单方具有斗殴故意 | 第11-12页 |
第三节 聚众斗殴罪转化的客观条件 | 第12-13页 |
一、结果要件 | 第12页 |
二、时间要件 | 第12-13页 |
第四节 聚众斗殴罪转化的主观罪过 | 第13-14页 |
一、不确定的故意 | 第13-14页 |
二、主观罪过的判定 | 第14页 |
第二章 聚众斗殴罪转化犯的主体范围 | 第14-24页 |
第一节 学理争议 | 第14-17页 |
一、全案转化说 | 第15页 |
二、致害方全部转化说 | 第15-16页 |
三、个别转化说 | 第16页 |
四、部分转化说 | 第16-17页 |
第二节 聚众斗殴罪的几种常见转化形式 | 第17-24页 |
一、本方人员致对方人员重伤、死亡的转化主体 | 第17-19页 |
二、本方人员致本方人员重伤、死亡的转化主体 | 第19-20页 |
三、案外人造成一方成员重伤、死亡的转化主体 | 第20-21页 |
四、致无辜人员重伤、死亡的转化主体 | 第21-23页 |
五、无法查清直接致害人情况下的转化主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聚众斗殴罪转化犯的特殊情形 | 第24-28页 |
第一节 一般参加者能否转化定罪 | 第24-25页 |
第二节 未满16周岁的人能否转化定罪 | 第25-26页 |
第三节 死伤结果同时出现如何转化定罪 | 第26-28页 |
结语 | 第28-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1页 |
感谢语 | 第31-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