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综合用地地价评估方法研究及应用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绪论 | 第10-17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页 |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1-15页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1-13页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3-14页 |
·国内外地价研究对城市综合用地地价评估的借鉴 | 第14-15页 |
·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2 综合用地估价概述 | 第17-21页 |
·综合用地的概念 | 第17-18页 |
·综合用地的分类 | 第18-19页 |
·不同用途的综合用地 | 第18页 |
·不同使用权类型的综合用地 | 第18-19页 |
·综合用地的特性 | 第19页 |
·综合用地估价的内涵 | 第19页 |
·综合用地估价的基本思路 | 第19-21页 |
3 综合用地估价的理论基础、原则和影响因素 | 第21-27页 |
·综合用地估价的理论基础 | 第21-22页 |
·地价立体价值分配理论 | 第21页 |
·产权理论 | 第21-22页 |
·生态经济学理论 | 第22页 |
·综合用地价格评估的原则 | 第22-23页 |
·替代原则 | 第22页 |
·最有效使用原则 | 第22-23页 |
·估价时点原则 | 第23页 |
·供需原则 | 第23页 |
·多种方法相结合的原则 | 第23页 |
·综合用地地价影响因素分析 | 第23-27页 |
·一般因素 | 第24页 |
·区域因素 | 第24-26页 |
·个别因素 | 第26-27页 |
4 综合用地估价方法研究 | 第27-42页 |
·宗地估价的一般方法 | 第27-31页 |
·市场比较法 | 第27-28页 |
·收益还原法 | 第28页 |
·成本逼近法 | 第28页 |
·假设开发法 | 第28-29页 |
·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 | 第29页 |
·路线价法 | 第29-30页 |
·模糊综合评判法 | 第30页 |
·神经网络评估法 | 第30-31页 |
·综合用地估价特殊方法 | 第31-42页 |
·基准地价分类修正综合法 | 第32-38页 |
·假设开发系数修正法 | 第38-39页 |
·灰色预测法 | 第39-42页 |
5 综合用地估价实证研究 | 第42-64页 |
·研究区域概况 | 第42页 |
·估价对象描述 | 第42-43页 |
·地价影响因素分析 | 第43-46页 |
·一般因素分析 | 第43-44页 |
·区域因素分析 | 第44-46页 |
·个别因素分析 | 第46页 |
·估价方法的选择 | 第46-47页 |
·估价过程 | 第47-62页 |
·地价空间分配率的计算 | 第47-48页 |
·基准地价分类修正综合法的测算过程 | 第48-59页 |
·假设开发修正系数法的测算过程 | 第59-62页 |
·灰色预测法评估地价过程 | 第62页 |
·估价结果的确定及分析 | 第62-64页 |
6 结论与讨论 | 第64-66页 |
·结论 | 第64-65页 |
·讨论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