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剂学论文--制剂学论文

环孢素A纳米粒丝素蛋白—聚乙烯醇共混膜剂的研究

提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引言第11-22页
 1. 银屑病的病理介绍第11页
 2. 环孢素A的应用研究进展第11-12页
 3. 经皮给药系统应用研究第12-16页
 4. 纳米粒在经皮给药系统的运用第16-19页
 5. 膜剂给药系统研究进展第19页
 6. 丝素蛋白在医学领域的运用第19-21页
 7. 确定本课题的主要考虑第21-22页
第一章 环孢素A-pH 敏感型纳米粒的制备及质量评价第22-26页
 仪器与试药第22-23页
 方法与结果第23-25页
  一、环孢素A 纳米粒的制备第23页
  二、纳米粒的质量评价第23-25页
   1. 粒径大小及分布第23页
   2. 包封率、载药量的测定第23-24页
   3. 电镜下的形态观察第24-25页
 讨论与小结第25-26页
第二章 CyA 纳米粒丝素蛋白膜剂的制备第26-30页
 仪器与试药第26页
 方法与结果第26-28页
  一、丝素蛋白溶液的制备第26-27页
  二、丝素蛋白-聚乙烯醇空白膜剂的制备第27-28页
   1. 膜剂的制备工艺第27页
   2. 膜剂的处方优化第27-28页
  三、环孢素A 纳米粒丝素蛋白-聚乙烯醇膜剂的制备第28页
 讨论与小结第28-30页
第三章 不同促渗剂对环孢素A 膜剂经皮渗透的影响第30-39页
 仪器与试药第30-31页
 方法与结果第31-38页
  一、环孢素A 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第31页
   1. 色谱条件第31页
   2. 标准曲线的绘制第31页
   3. 回收率与精密度第31页
  二、环孢素A 纳米粒丝素蛋白膜剂的体外渗透试验第31-38页
   1. 接收液的选择第31-32页
   2. 离体鼠皮的制备第32页
   3. 体外渗透试验方法第32页
   4. 促渗剂筛选第32-38页
 讨论与小结第38-39页
第四章 丝素蛋白膜剂的质量评价与表征分析第39-47页
 仪器与试药第39页
 方法与结果第39-46页
  一、丝素蛋白膜剂的性状与表面形态第39-41页
  二、丝素蛋白膜剂的机械性能测试第41-44页
   1. 机械性能的测定第41-43页
   2. 溶蚀率的测定第43-44页
  三、丝素蛋白共混膜剂的表征分析第44-46页
   1. 红外光谱分析第44-45页
   2. X 射线衍射分析第45-46页
 讨论与小结第46-47页
第五章 CyA-NP 丝素蛋白膜剂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第47-53页
 仪器与试药第47-48页
 方法与结果第48-51页
  一、体内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第48-49页
   1. 色谱条件第48页
   2. 全血样品的处理方法第48页
   3. 标准曲线的绘制第48页
   4. 回收率与精密度第48-49页
  二、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第49-51页
   1. 动物处理方法第49页
   2. 给药与取样第49-50页
   3. 药物浓度-时间曲线第50-51页
   4. 药代动力学参数第51页
 讨论与小结第51-53页
第六章 CyA 纳米粒丝素蛋白膜剂的皮肤刺激性与过敏性试验第53-57页
 仪器与试药第53页
 方法与结果第53-56页
  一、丝素蛋白膜剂的皮肤刺激性试验第53-55页
  二、丝素蛋白膜剂的皮肤过敏性试验第55-56页
 讨论与小结第56-57页
全文总结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4页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与其它第64-65页
致谢第65-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上腔静脉逆行脑灌注联合依达拉奉对深低温停循环脑保护作用的研究
下一篇:1、Bcl-2蛋白小分子抑制剂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2、羟基酪醇合成新方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