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设计论文--民用建筑论文--公共建筑论文

城市化背景下中国当代文化综合体复合化设计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4页
    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2 研究对象第9-11页
        1.2.1 文化综合体——文化建筑与城市综合体的结合物第9-10页
        1.2.2 “复合化”设计第10-11页
    1.3 研究现状第11-12页
    1.4 研究方法第12-13页
    1.5 论文框架第13-14页
第二章 文化综合体复合化设计的发展历程和设计内容第14-26页
    2.1 文化综合体复合化设计的起源和发展第14-17页
    2.2 文化综合体在我国的演变第17-19页
        2.2.1 建国初期:文化馆的引入第17页
        2.2.2 改革开放后:“文化+娱乐”的多元化文化建筑综合体第17-18页
        2.2.3 当代城市化背景:“文化+休闲娱乐+商业”的多产业文化建筑综合体第18-19页
    2.3 文化综合体复合化设计主要内容第19-20页
    2.4 本文典型案例的选择第20-26页
第三章 文化综合体功能构成要素研究第26-40页
    3.1 功能构成的特征第26页
    3.2 功能类型的选择第26-32页
        3.2.1 功能类型的多样构成第26-28页
        3.2.2 文化主导第28-29页
        3.2.3 “文化+市政设施”的多服务复合第29页
        3.2.4 “文化+商业”的多产业复合第29-32页
    3.3 功能类型的组织结构第32-38页
        3.3.1 整体功能配比原则第32-33页
        3.3.2 单元间的构成关系第33-38页
    小结第38-40页
第四章 文化综合体的空间复合设计研究第40-56页
    4.1 文化综合体的空间复合模式第40-46页
        4.1.1 聚中式第41页
        4.1.2 分散并置式第41-43页
        4.1.3 竖向叠加式第43-45页
        4.1.4 组合式第45-46页
    4.2 文化综合体复合空间营造策略研究第46-54页
        4.2.1 基于城市层面:与城市空间一体化设计第47-49页
        4.2.2 基于多馆复合层面第49-54页
            4.2.2.1 空间组织集约化第49-51页
            4.2.2.2 空间体验丰富化第51-54页
    小结第54-56页
第五章 文化综合体的流线组织第56-66页
    5.1 文化综合体与外部空间的接口第56-60页
        5.1.1 交通接口的组织原则第56-57页
        5.1.2 步行出入口设计第57-60页
        5.1.3 车行接口设计第60页
    5.2 各馆间的路径组织第60-65页
        5.2.1 无中枢分流式第62-63页
        5.2.2 单中枢混流式第63-65页
        5.2.3 多中枢模式的借鉴第65页
    小结第65-66页
第六章 文化综合体的整体形态塑造第66-80页
    6.1 城市层面的形态融合第66-74页
        6.1.1 平面布局第66-70页
        6.1.2 广场尺度第70-72页
        6.1.3 景观环境第72-73页
        6.1.4 文化要素第73-74页
    6.2 馆际层面的形态整合第74-79页
        6.2.1 建立单元体量的视觉关联第75-76页
        6.2.2 统一要素连接各单元体量第76-78页
        6.2.3 完形置入第78-79页
    小结第79-80页
第七章 文化综合体复合化设计的实践探讨——以“常州三馆一中心”为例第80-90页
    7.1 项目背景第80-82页
        7.1.1 上位规划第80-81页
        7.1.2 周边环境第81-82页
        7.1.3 设计问题分析第82页
    7.2 方案设计第82-90页
        7.2.1 经济技术指标第82-83页
        7.2.2 功能构成第83页
        7.2.3 空间结构第83-86页
        7.2.4 流线组织第86-88页
        7.2.5 形态设计第88-90页
总结与展望第90-92页
致谢第92-94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94-96页
插图和附表清单第96-102页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102-104页

论文共10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型含金刚烷结构抗肿瘤药物小分子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下一篇:芳香多羧酸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