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论文选题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1 基质吸力与SWCC研究的现状 | 第12-13页 |
1.2.2 非饱和土强度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本文采用的技术路线 | 第14页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第2章 非饱和土强度理论回顾 | 第16-24页 |
2.1 非饱和土强度发展历程 | 第16页 |
2.2 非饱和土强度公式总结 | 第16-22页 |
2.2.1 Bishop单应力变量强度公式 | 第16-17页 |
2.2.2 Fredlund的双应力变量强度公式 | 第17-19页 |
2.2.3 基于有效应力参数c的经验公式 | 第19-21页 |
2.2.4 双曲线抗剪强度理论 | 第21页 |
2.2.5 非饱和特殊土的强度公式 | 第21-22页 |
2.2.6 汤连生的广义抗剪强度公式 | 第22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2-24页 |
第3章 土-水特征曲线试验 | 第24-38页 |
3.1 土-水特征曲线的基本特性 | 第24-26页 |
3.1.1 土-水特征曲线的滞回特性 | 第24-25页 |
3.1.2 土-水特征曲线的分段特性与特征参数 | 第25-26页 |
3.2 土-水特征曲线的影响因素 | 第26-27页 |
3.2.1 内在因素对土-水特征曲线的影响 | 第26-27页 |
3.2.2 外在因素对土-水特征曲线的影响 | 第27页 |
3.3 描述土-水特征曲线的经典模型 | 第27-30页 |
3.3.1 Gardner(1958)模型 | 第27-28页 |
3.3.2 Van Genuchten(1980)模型 | 第28页 |
3.3.3 Mckee-Bumb(1987)模型 | 第28-29页 |
3.3.4 Fredlund-Xing(1994)模型 | 第29-30页 |
3.4 不同初始干密度的土-水特征曲线试验 | 第30-36页 |
3.4.1 试验仪器与原理 | 第30-31页 |
3.4.2 试验试样的的制备 | 第31-33页 |
3.4.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33-35页 |
3.4.4 基于土-水特征曲线的拟合分析 | 第35-3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4章 不同初始干密度非饱和土三轴试验 | 第38-54页 |
4.1 饱和土三轴试验 | 第38-45页 |
4.1.1 饱和土强度原理 | 第38-39页 |
4.1.2 饱和土强度的测定方法 | 第39-40页 |
4.1.3 试验过程注意要点 | 第40-41页 |
4.1.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1-45页 |
4.2 非饱和土三轴试验 | 第45-52页 |
4.2.1 试验用仪器简介 | 第45-46页 |
4.2.2 试验过程及注意要点 | 第46-48页 |
4.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8-52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5章 不同初始干密度非饱和土强度特性及预测研究 | 第54-70页 |
5.1 非饱和土强度特性研究 | 第54-58页 |
5.2 有效应力参数研究 | 第58-61页 |
5.3 非饱和土强度预测研究 | 第61-69页 |
5.3.1 基于对应内摩擦角的强度预测研究 | 第61-64页 |
5.3.2 基于饱和有效内摩擦角的强度预测研究 | 第64-6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0-72页 |
6.1 结论 | 第70-71页 |
6.2 展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