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强制拍卖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第8-11页
ABSTRACT第11-13页
1 引言第14-36页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14页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4-34页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第34-36页
2 强制拍卖的性质第36-41页
    2.1 私法说第36-37页
    2.2 公法说第37页
    2.3 折中说第37-38页
    2.4 对强制拍卖性质的思考第38-41页
3 强制拍卖与其他相关制度第41-62页
    3.1 强制拍卖与《拍卖法》第41-42页
    3.2 强制拍卖与任意拍卖第42-56页
    3.3 强制拍卖与公物拍卖第56-57页
    3.4 强制拍卖与船舶拍卖第57-62页
        3.4.1 拍卖标的物的负担第58-59页
        3.4.2 船舶所有权的转移第59-62页
4 强制拍卖的方式第62-90页
    4.1 委托拍卖机构权利制衡理论的讨论第62-71页
        4.1.1 法院自主拍卖第63-66页
        4.1.2 法院委托拍卖第66页
        4.1.3 我国人民法院在强制拍卖中的地位第66-69页
        4.1.4 强制拍卖腐败的原因分析第69-71页
    4.2 网络拍卖在强制拍卖中的运用第71-84页
        4.2.1 网络拍卖的方式第72-74页
        4.2.2 提供拍卖网站平台经营者定位与法律责任第74-76页
        4.2.3 网络拍卖交易安全问题第76-77页
        4.2.4 出卖人是否有撤销权第77-78页
        4.2.5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后悔权性质之辨析第78-81页
        4.2.6 网络拍卖对于法定后悔权的适用第81-84页
    4.3 强制拍卖中的抽签第84-86页
        4.3.1 实施抽签的主体问题第85页
        4.3.2 抽签制度的合法性问题第85-86页
    4.4 强制拍卖中的价金支付第86-90页
5 强制拍卖的效力第90-114页
    5.1 强制拍卖的无效与可撤销第90-93页
    5.2 强制拍卖中的瑕疵担保请求权第93-99页
    5.3 强制拍卖有租赁权的财产第99-104页
        5.3.1 租赁物查封第100-101页
        5.3.2 拍定人是否须继受租赁合同第101-103页
        5.3.3 抵押权人除去租赁权第103-104页
    5.4 误拍误卖第三人财产第104-114页
        5.4.1 误拍误卖第三人财产与强制拍卖性质的关系第104-106页
        5.4.2 误拍误卖第三人财产的救济第106-108页
        5.4.3 同一标的被两个法院重复拍卖的效力第108-114页
6 我国强制拍卖制度之检讨与完善第114-124页
    6.1 申请执行人和被执行人权益的保护第114-115页
    6.2 对竞买人妨害强制拍卖行为的规范第115-116页
    6.3 强制拍卖无效救济途径第116-118页
        6.3.1 强制拍卖无效的后果第116-117页
        6.3.2 强制拍卖无效的救济第117-118页
    6.4 破产财产的强制拍卖第118-124页
        6.4.1 民事强制执行法与破产法的关系第118-121页
        6.4.2 破产企业财产拍卖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第121-124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124-131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第131页

论文共13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意见研究
下一篇:互联网金融的法律监管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