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市政工程论文--给水工程(上水道工程)论文--净水工程(给水处理)论文

改性活性氧化铝动态吸附除氟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33页
    1.1 高氟水的危害第15-16页
    1.2 高氟水的成因及分布第16-17页
    1.3 高氟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第17-23页
        1.3.1 沉淀法第17-19页
        1.3.2 膜技术第19-21页
        1.3.3 离子交换法第21-22页
        1.3.4 吸附法第22-23页
    1.4 吸附工艺应用进展第23-30页
        1.4.1 搅拌式吸附工艺第24-25页
        1.4.2 移动床吸附工艺第25页
        1.4.3 固定床吸附工艺第25-30页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第30-31页
    1.6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第31-33页
第二章 吸附除氟的动力学与平衡研究第33-51页
    2.1 试验目的与内容第33页
    2.2 试验材料与仪器第33-34页
        2.2.1 试验试剂与材料第33页
        2.2.2 实验仪器第33-34页
    2.3 试验方法第34-35页
        2.3.1 吸附剂材料的制备第34页
        2.3.2 静态吸附试验第34页
        2.3.3 吸附量的计算第34-35页
    2.4 吸附动力学研究第35-44页
        2.4.1 吸附速率试验第35-36页
        2.4.2 伪一级动力学研究第36-37页
        2.4.3 伪二级动力学研究第37-39页
        2.4.4 Elovich方程分析第39-41页
        2.4.5 吸附控制步骤研究第41-44页
    2.5 吸附平衡研究第44-49页
        2.5.1 等温吸附试验第44-46页
        2.5.2 吸附等温线分析第46-48页
        2.5.3 Dubinin-Radushkevich等温方程第48-49页
    2.6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三章 改性吸附剂连续吸附除氟研究第51-63页
    3.1 本章试验目的与内容第51页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51页
    3.3 实验方法第51-53页
        3.3.1 动态吸附实验装置第51-52页
        3.3.2 负荷曲线与穿透曲线第52页
        3.3.3 吸附量的计算第52-53页
    3.4 结果与讨论第53-61页
        3.4.1 进水氟浓度对吸附过程的影响第53-54页
        3.4.2 进水空速速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第54-57页
        3.4.3 进水pH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第57-60页
        3.4.4 填料层高度和固定床内径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第60-61页
    3.5 本章小结第61-63页
第四章 串联吸附研究第63-75页
    4.1 本章试验目的与内容第63页
    4.2 串联工艺分析第63页
    4.3 固定床串联级数的确定第63-64页
    4.4 实验方法第64-66页
        4.4.1 实验装置第64-65页
        4.4.2 三柱串联的穿透曲线与吸附量的计算第65-66页
    4.5 结果与讨论第66-73页
        4.5.1 进水pH=5.5的运行状况第66-67页
        4.5.2 进水pH=6.0的运行状况第67-69页
        4.5.3 进水pH=6.5的运行状况第69-70页
        4.5.4 进水pH=7.0的运行状况第70-72页
        4.5.5 进水pH=7.8的运行状况第72-73页
    4.6 本章小结第73-75页
第五章 除氟示范工程的运行第75-93页
    5.1 除氟技术工程示范的设计第75-82页
        5.1.1 示范工程厂址选择第75-76页
        5.1.2 示范工程的构成及流程第76页
        5.1.3 示范工程的平面分布图第76-77页
        5.1.4 固定床吸附塔与串联工艺的设计第77-79页
        5.1.5 再生过程设计与工艺第79-81页
        5.1.6 辅助设计第81-82页
    5.2 示范工程的运行第82-86页
        5.2.1 示范工程的调试第82-85页
        5.2.2 进出水水质检测第85页
        5.2.3 出水氟浓度及变化第85-86页
    5.3 三柱串联经济性评价第86-92页
        5.3.1 示范工程调节pH第87-88页
        5.3.2 连续运行的费用来源分析第88页
        5.3.3 连续运行的费用计算第88-92页
    5.4 本章小结第92-93页
第六章 结论第93-95页
参考文献第95-99页
致谢第99-101页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01-103页
作者及导师简介第103-104页
附件第104-105页

论文共10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C/S架构的高校网上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智能组卷系统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