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绪论 | 第11-15页 |
一、选题的意义及研究的目的 | 第11-12页 |
二、研究方法及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第一章 敦煌舞的由来以及敦煌舞男性舞姿产生 | 第15-24页 |
一、莫高窟的历史以及文化 | 第15-16页 |
(一) 莫高窟的历史 | 第15页 |
(二) 莫高窟的文化 | 第15-16页 |
二、敦煌舞的由来及敦煌壁画中的男性舞姿形象收集研究 | 第16-22页 |
(一) 壁画中的乐舞形象及舞姿研究 | 第16-19页 |
(二) 男性舞姿形象 | 第19-22页 |
三、具有敦煌舞男性风格的道具研究 | 第22-24页 |
(一) 腰鼓 | 第22-23页 |
(二) 琵琶 | 第23页 |
(三) 金刚杵和金刚锥 | 第23页 |
(四) 带舞 | 第23-24页 |
第二章 男子敦煌舞教程创建思考 | 第24-35页 |
一、男子敦煌舞教学训练 | 第24-33页 |
(一) 元素训练 | 第25-28页 |
(二) 肢体动作训练 | 第28-30页 |
(三) 道具训练组合 | 第30-32页 |
(四) 敦煌舞性格组合训练 | 第32-33页 |
二、男子敦煌舞的表演风格以及训练意义 | 第33-34页 |
三、研究创编男子敦煌舞过程中如何合理借鉴女子有关教材 | 第34-35页 |
第三章 男子敦煌舞的艺术发展与创新 | 第35-41页 |
一、男子敦煌舞传承与发展的思考 | 第35-37页 |
(一) 创建男子敦煌舞的初衷 | 第35-36页 |
(二) 男子敦煌舞的传承发展 | 第36-37页 |
二、男子敦煌舞如何形成体系 | 第37-41页 |
(一) 教材的规范与风格的确立 | 第38-39页 |
(二) 科学的训练与人才的培养 | 第39-40页 |
(三) 剧目的创作与舞台的实践 | 第40-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附件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