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动物学论文--动物生态学和动物地理学论文--动物生态学论文

西藏马鹿(Cervus wallichii)分子生态学与营养生态学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4-21页
    1.1 西藏马鹿种群概况及研究现状第14-15页
        1.1.1 西藏马鹿种群概况第14-15页
        1.1.2 西藏马鹿研究现状第15页
    1.2 国内外有蹄类动物分子生态学研究进展第15-16页
        1.2.1 有蹄类动物分子生态学研究概况第15-16页
        1.2.2 有蹄类动物分子生态学研究方法第16页
    1.3 国内外有蹄类动物营养生态学研究进展第16-19页
        1.3.1 有蹄类动物食性研究概况第16-17页
        1.3.2 有蹄类动物食性研究方法及评价第17-19页
    1.4 国内外有蹄类动物健康状况研究进展第19-20页
    1.5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及研究内容第20-21页
        1.5.1 研究意义第20页
        1.5.2 主要研究内容第20-21页
2 研究地区概况第21-24页
    2.1 地形地貌第22页
    2.2 气候第22页
    2.3 土壤第22页
    2.4 水文第22-23页
    2.5 植物资源第23页
    2.6 动物资源第23页
    2.7 社会经济第23-24页
3 西藏马鹿分子生态学研究第24-41页
    3.1 引言第24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24-29页
        3.2.1 样品的采集第24-25页
        3.2.2 基因组DNA的提取第25-27页
        3.2.3 PCR扩增第27-28页
        3.2.4 性别鉴定第28-29页
    3.3 数据处理第29页
    3.4 结果与分析第29-37页
        3.4.1 DNA的提取与PCR扩增第29-34页
        3.4.2 性别鉴定与种群数量估算第34-36页
        3.4.3 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第36-37页
    3.5 讨论第37-39页
        3.5.1 粪便样品的保存与DNA的提取第37页
        3.5.2 PCR扩增和基因分型第37页
        3.5.3 性别比例第37-38页
        3.5.4 种群数量的估算第38-39页
        3.5.5 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第39页
    3.6 本章小结第39-41页
4 西藏马鹿营养生态学研究第41-69页
    4.1 引言第41页
    4.2 材料与方法第41-47页
        4.2.1 采样地区第41页
        4.2.2 样品的采集第41-42页
        4.2.3 样本处理和样片制备第42页
        4.2.4 植物种类的识别及镜检第42页
        4.2.5 植物营养成分的测定方法第42-47页
        4.2.6 粪氮含量的测定方法第47页
    4.3 数据统计与处理第47-48页
        4.3.1 食物组成及营养成分分析第47-48页
        4.3.2 响应曲面模型建模第48页
    4.4 结果与分析第48-65页
        4.4.1 西藏马鹿食物组成分析第48-50页
        4.4.2 西藏马鹿食物营养成分分析第50-56页
        4.4.3 西藏马鹿食物营养成分对食物选择的影响第56-62页
        4.4.4 西藏马鹿取食主要因素及食物营养评价第62-64页
        4.4.5 粪氮含量的测定第64-65页
    4.5 讨论第65-68页
        4.5.1 西藏马鹿食物组成研究的比较第65页
        4.5.2 西藏马鹿食物选择与粪便显微分析第65-66页
        4.5.3 影响西藏马鹿取食主要因素及食物营养评价第66-67页
        4.5.4 粪氮含量与食物氮的关系第67-68页
    4.6 本章小结第68-69页
5 西藏马鹿生理健康状况研究第69-74页
    5.1 引言第69页
    5.2 材料与方法第69-71页
        5.2.1 粪便样品采集第69页
        5.2.2 粪便中寄生虫的测定方法第69-70页
        5.2.3 粪便中免疫球蛋白的测定方法第70-71页
    5.3 结果与分析第71-72页
        5.3.1 粪便中寄生虫的测定第71页
        5.3.2 粪便中免疫球蛋白的测定第71-72页
    5.4 讨论第72-73页
        5.4.1 寄生虫含量与健康状况的探讨第72-73页
        5.4.2 免疫球蛋白含量与健康的关系第73页
    5.5 本章小结第73-74页
结论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87页
附录A第87-92页
附录B第92-95页
附录C第95-9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7-98页
致谢第98-100页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第100-101页

论文共1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长白山地东北虎猎物恢复—梅花鹿重引入适应性研究
下一篇:东北虎胎盘microRNA表达谱、转录组及microRNA-424调节MAPK通路分子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