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背景下美国动画电影的艺术策略选择研究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绪论 | 第10-16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二、研究内容 | 第11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 | 第12-16页 |
一、研究现状综述 | 第12-15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第一章 美国动画电影的主题设置 | 第16-28页 |
第一节 美国动画电影的主题设置 | 第16-22页 |
一、永恒性主题 | 第16-20页 |
二、成长性主题 | 第20页 |
三、英雄性主题 | 第20-22页 |
第二节 美国动画电影的主题生成 | 第22-28页 |
一、动画电影的主题生成 | 第22-24页 |
二、美国动画电影的主题特征 | 第24-28页 |
第二章 美国动画电影的题材选择 | 第28-37页 |
第一节 美国动画电影题材的选择 | 第28-34页 |
一、目标定位 | 第28-30页 |
二、题材来源 | 第30-34页 |
第二节 美国动画电影的题材特征 | 第34-37页 |
一、扎根历史,诠释经典 | 第34-35页 |
二、超越现实,追求原创 | 第35-36页 |
三、穿越年龄,包裹“童真” | 第36-37页 |
第三章 美国动画电影角色的形象定位 | 第37-44页 |
第一节 美国动画电影角色的形象定位 | 第37-41页 |
一、平民化的主角 | 第37-38页 |
二、个性化的配角 | 第38-39页 |
三、特色化的反面角色 | 第39-40页 |
四、主体意识觉醒的女性角色 | 第40-41页 |
第二节 美国动画电影角色的形象独特性 | 第41-44页 |
一、别具一格的形象设计 | 第41页 |
二、拟人化世界的魅惑 | 第41-42页 |
三、鲜明的写实风格 | 第42页 |
四、多元文化的灌注 | 第42-44页 |
第四章 美国动画电影的艺术范式 | 第44-51页 |
第一节 美国动画电影的“大片模式” | 第44-47页 |
一、凸显“美国精神” | 第44-45页 |
二、实施全球化战略 | 第45-46页 |
三、标举“技术路线” | 第46-47页 |
第二节 美国动画电影的声、画创构 | 第47-48页 |
一、传达主题意蕴 | 第47页 |
二、营造视觉奇观 | 第47-48页 |
第三节 美国动画电影的叙事风格 | 第48-51页 |
一、戏剧化的叙事风格 | 第48-49页 |
二、纪实性的叙事风格 | 第49-51页 |
结束 语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