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药理学论文

镰形棘豆总黄酮防紫外线损伤作用及机制研究

中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4页
第一章 棘豆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第14-38页
 摘要第14-15页
 1 引言第15-26页
 2 棘豆属的化学成分第26-28页
   ·黄酮类成分第27页
   ·生物碱类第27页
   ·三萜皂苷类第27页
   ·其他类成分第27-28页
 3 药理活性第28-30页
   ·抗肿瘤活性第28页
   ·清除自由基的作用第28-29页
   ·抑菌作用第29-30页
   ·止血作用第30页
   ·其他作用第30页
 4 毒性第30-31页
   ·酶抑制作用第30页
   ·对胚胎器官的影响第30-31页
   ·免疫抑制作用第31页
   ·对组织细胞的影响第31页
 5 小结第31-32页
 参考文献第32-38页
第二章 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第38-43页
 1 研究背景第38-39页
 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第39-42页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第39-40页
   ·课题技术路线第40-42页
 参考文献第42-43页
第三章 镰形棘豆总黄酮含量测定的方法学考察第43-50页
 摘要第43-44页
 1 材料第44页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44页
   ·试药第44页
 2 方法与结果第44-47页
   ·样品溶液及标准品溶液的制备第44-45页
   ·显色方法的考察第45-46页
   ·标准曲线的制作第46页
   ·精密度实验第46页
   ·重复性实验第46页
   ·稳定性实验第46页
   ·回收率的测定第46-47页
   ·样品含量测定第47页
 3 讨论第47-49页
 参考文献第49-50页
第四章 镰形棘豆总黄酮的富集提取工艺研究第50-58页
 摘要第50-51页
 1 材料第51页
   ·仪器与试剂第51页
   ·药品第51页
 2 方法与结果第51-55页
   ·样品溶液的制备第51-52页
   ·大孔吸附树脂的静态吸附能力考察第52页
   ·大孔吸附树脂的动态吸附能力考察第52-53页
   ·乙醇解吸附液浓度的考察第53-54页
   ·60%乙醇洗脱量的确定第54页
   ·大孔吸附树脂富集程度考察第54-55页
   ·D-101大孔吸附树脂的重复利用第55页
 3 讨论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58页
第五章 镰形棘豆总黄酮霜剂的处方筛选及稳定性考察第58-68页
 摘要第58-59页
 1 材料第59页
 2 方法与结果第59-65页
   ·制备方法第59-60页
   ·处方筛选第60页
   ·含量测定第60-62页
   ·稳定性考察第62-64页
   ·刺激性实验第64-65页
 3 讨论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68页
第六章 镰形棘豆总黄酮防紫外线损伤药效学研究第68-82页
 摘要第68-69页
 1 材料与方法第69-71页
   ·实验动物第69页
   ·实验仪器第69页
   ·药品及试剂第69-70页
   ·实验方法第70-71页
   ·统计学处理第71页
 2 结果第71-79页
   ·大鼠体重变化分析第71-72页
   ·皮肤外观及HE染色病理切片分析第72-73页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的测定第73-74页
   ·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第74-75页
   ·羟脯氨酸(Hyp)含量的测定第75-76页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的测定第76页
   ·谷胱甘肽(GSH)(除蛋白)的测定第76-77页
   ·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测定第77-78页
   ·过氧化氢酶(CAT)活力的测定第78-79页
   ·抑制羟自由基(OH·)能力的测定第79页
 3 讨论第79-81页
 参考文献第81-82页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工作第82-83页
致谢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雪松松针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的研究
下一篇:红芪多糖对高糖条件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功能和凋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