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0-12页 |
ABSTRACT | 第12-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24页 |
1.1 分子印迹技术概论 | 第15-20页 |
1.1.1 分子印迹的原理及特点 | 第15-16页 |
1.1.2 分子印迹的分类 | 第16-17页 |
1.1.3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 第17-18页 |
1.1.4 分子印迹的主要应用 | 第18-19页 |
1.1.5 分子印迹聚合物对气态分子的识别 | 第19-20页 |
1.2 反相气相色谱理论 | 第20-22页 |
1.2.1 反相气相色谱法的基本原理 | 第20-21页 |
1.2.2 反相气相色谱法的应用 | 第21-22页 |
1.3 论文的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1.3.1 论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22-23页 |
1.3.2 论文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第2章 单分散甲苯印迹微球的制备及其对气态模板的分子识别 | 第24-34页 |
2.1 引言 | 第24-25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5-27页 |
2.2.1 仪器与试剂 | 第25页 |
2.2.2 甲苯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制备 | 第25-26页 |
2.2.3 分子印迹聚合物显微观察及孔密度测定 | 第26页 |
2.2.4 气相色谱法测定聚合物的保留和分离性能 | 第26-27页 |
2.2.5 空气样品中甲苯的脱除 | 第27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7-33页 |
2.3.1 甲苯印迹均匀微球的制备和表征 | 第27-28页 |
2.3.2 甲苯印迹聚合物气相色谱固定相的保留和识别 | 第28-31页 |
2.3.3 键合能力测试 | 第31-32页 |
2.3.4 样品应用 | 第32-33页 |
2.4 小结 | 第33-34页 |
第3章 糠酸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气相吸附研究 | 第34-43页 |
3.1 引言 | 第34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4-37页 |
3.2.1 仪器与药品 | 第34-35页 |
3.2.2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 | 第35页 |
3.2.3 气相色谱法测定聚合物的保留和分离性能 | 第35-36页 |
3.2.4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表征 | 第36页 |
3.2.5 模拟样品溶液中糠酸的脱除 | 第36-37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7-42页 |
3.3.1 糠酸印迹聚合物气相色谱固定相的保留和识别作用 | 第37-39页 |
3.3.2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表征 | 第39-40页 |
3.3.3 键合能力测试 | 第40-41页 |
3.3.4 样品应用 | 第41-42页 |
3.4 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丹皮酚印迹材料的研制及气相色谱分析 | 第43-51页 |
4.1 引言 | 第43-44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44-45页 |
4.2.1 药品与仪器 | 第44页 |
4.2.2 丹皮酚印迹聚合物的制备 | 第44页 |
4.2.3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表征 | 第44页 |
4.2.4 气相色谱法测定聚合物的保留和分离性能 | 第44-45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5-50页 |
4.3.1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结构表征 | 第45-46页 |
4.3.2 丹皮酚印迹聚合物气相色谱固定相的保留和识别 | 第46-48页 |
4.3.3 键合能力测试 | 第48-50页 |
4.4 小结 | 第50-51页 |
第5章 桃金娘烯醛表面印迹材料的制备及气相识别研究 | 第51-59页 |
5.1 引言 | 第51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51-53页 |
5.2.1 仪器与药品 | 第51-52页 |
5.2.2 桃金娘烯醛表面印迹材料的制备 | 第52页 |
5.2.3 印迹材料的表征 | 第52-53页 |
5.2.4 气相色谱法测定聚合物的保留和分离性能 | 第53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53-58页 |
5.3.1 桃金娘烯醛印迹聚合物的表征 | 第53-55页 |
5.3.2 桃金娘烯醛印迹聚合物气相色谱固定相的保留和识别 | 第55-57页 |
5.3.3 键合能力测试 | 第57-58页 |
5.4 小结 | 第58-59页 |
结论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70页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