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班级文化生成过程的研究--基于H高中R班课堂观察的分析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绪论第10-20页
    (一) 研究缘起第10-11页
        1. 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要求第10页
        2. 班级文化丰富的育人价值第10-11页
        3. 对班级文化研究的理论反思第11页
    (二) 研究目的第11页
    (三) 研究现状第11-17页
        1. 班级文化研究综述第11-14页
        2. 课堂观察研究综述第14-16页
        3. 研究现状述评第16-17页
    (四) 概念界定第17-20页
        1. 班级文化第17-18页
        2. 文化生成第18-20页
一、班级文化生成过程的研究设计第20-33页
    (一) 研究方法第20页
        1. 观察研究法第20页
        2. 访谈研究法第20页
    (二) 研究过程第20页
    (三) 个案概况第20-29页
        1. H中学的发展历史第20-24页
        2. R班的基本情况第24-29页
    (四) 分析框架第29-33页
        1. 起始阶段:游离性的班级文化第30-31页
        2. 正轨阶段:制度性的班级文化第31页
        3. 成熟阶段:情感性的班级文化第31-32页
        4. 理想阶段:共同体的班级文化第32-33页
二、班级文化生成过程研究的结论与分析第33-59页
    (一) 班级文化生成过程是班级的群体化过程第33-42页
        1. 班级群体化的基本过程第33-37页
        2. 班级群体化过程的影响因素第37-42页
    (二)班级文化生成过程是文化主体间的价值整合过程第42-50页
        1. 班级价值整合的基本过程第42-43页
        2. 班级价值整合过程的影响因素第43-50页
    (三)班级文化生成过程是学生社会化过程的重要阶段第50-59页
        1. 班级学生社会化的基本过程第51-54页
        2. 班级学生社会化过程的影响因素第54-59页
三、促进良好班级文化生成的建议第59-61页
    (一) 培养班主任的文化自觉意识第59页
    (二) 重视班主任文化观念的更新第59-60页
    (三) 协调班级中的对立文化取向第60-61页
结语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66页
附录第66-69页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超声联合微泡介导CXCR-4转染BMSCs靶向归巢并修复糖尿病肾病的实验研究
下一篇:CagA阳性幽门螺杆菌在促胃癌细胞干性特征增强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