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研究现状小结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论文框架结构 | 第14-16页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概述 | 第16-23页 |
·城市公园规划概述 | 第16-17页 |
·城市公园的含义 | 第16页 |
·城市公园规划的作用 | 第16-17页 |
·生物多样性保护概述 | 第17-19页 |
·生物多样性的含义 | 第17-18页 |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含义 | 第18页 |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 | 第18-19页 |
·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的理论基础 | 第19-23页 |
·指导型理论 | 第19-20页 |
·应用型理论 | 第20-22页 |
·理论小结 | 第22-23页 |
3 福州城市公园生物多样性调查分析 | 第23-33页 |
·调查目的 | 第23页 |
·调查内容 | 第23页 |
·调查方法、步骤及范围 | 第23-25页 |
·调查方法 | 第23-24页 |
·调查步骤 | 第24页 |
·调查范围 | 第24-25页 |
·福州城市公园生物多样性调查结果 | 第25-29页 |
·福州市城市公园概况 | 第25-27页 |
·福州市城市公园生物多样性现状 | 第27-29页 |
·福州城市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 第29-32页 |
·注重景观规划,缺乏基础生态 | 第29页 |
·生态系统破碎,生物种类稀少 | 第29-30页 |
·忽视生态因素,群落结构失衡 | 第30页 |
·绿地面积偏少,缺乏生态廊道 | 第30-31页 |
·人为干扰严重,生态功能减弱 | 第31页 |
·外来物种入侵,乡土树种丧失 | 第31-32页 |
·小结 | 第32-33页 |
4 城市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规划 | 第33-60页 |
·城市公园规划中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原则 | 第33-34页 |
·全面规划、分期实施、近远期相结合原则 | 第33页 |
·优先保护原则 | 第33页 |
·布局合理原则 | 第33页 |
·因地制宜原则 | 第33-34页 |
·景观生态原则 | 第34页 |
·适度利用原则 | 第34页 |
·网络系统化原则 | 第34页 |
·城市公园规划中生物多样性保护内容 | 第34-38页 |
·生物物种遗传多样性的保护 | 第34-35页 |
·生物物种多样性的保护 | 第35-36页 |
·生态系统多样性 | 第36页 |
·珍惜濒危生物的保护 | 第36-37页 |
·公园景观多样性的保护 | 第37-38页 |
·地区文化多样性的保护 | 第38页 |
·城市公园生物多样性分级保护规划 | 第38-40页 |
·一级保护区规划 | 第39页 |
·二级保护区规划 | 第39-40页 |
·三级保护区规划 | 第40页 |
·城市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措施 | 第40-57页 |
·生物物种多样性保护措施 | 第40-55页 |
·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措施 | 第55-56页 |
·生物遗传多样性保护措施 | 第56-57页 |
·城市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保护措施 | 第57-59页 |
·政策方面 | 第57页 |
·宣传方面 | 第57-58页 |
·规划方面 | 第58页 |
·技术方面 | 第58页 |
·管理方面 | 第58-59页 |
·小结 | 第59-60页 |
5 实例分析——白马河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白马河公 园现状调查 | 第60-71页 |
· | 第60-61页 |
·白马河公园概述 | 第60-61页 |
·白马河公园生物多样性现状 | 第61页 |
·白马河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61-64页 |
·生态环境的破坏 | 第61-62页 |
·环境的污染 | 第62-63页 |
·城市公园绿化面积不足 | 第63页 |
·公众意识急待加强 | 第63-64页 |
·白马河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目标及建议 | 第64-67页 |
·目标 | 第64-65页 |
·白马河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建议 | 第65-67页 |
·白马河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措施 | 第67-71页 |
·生物物种的保护 | 第67-68页 |
·生态系统保护措施 | 第68页 |
·生物入侵的保护 | 第68-69页 |
·环境完整性保护 | 第69-70页 |
·多角度探讨白马河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问题 | 第70-71页 |
6 结论和创新 | 第71-73页 |
·结论 | 第71页 |
·创新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