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哲学理论论文--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论文--人民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论文

论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对象性活动维度

中文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引言第10-15页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第10-12页
        1.选题缘由第10页
        2.理论意义第10-11页
        3.现实意义第11-12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第12-14页
        1.国内研究现状第12-13页
        2.国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三)论文的创新之处第14-15页
一、马克思关于对象性活动是人的本质理论的思想渊源第15-21页
    (一)黑格尔影响时期:抽象的人第15-17页
        1.《博士论文》时期:自我意识是人的本质第15-16页
        2.《莱茵报》时期:自由、理性是人的本质第16-17页
    (二)费尔巴哈影响时期:理想的人第17-21页
        1.《德法年鉴》时期:人的本质异化的初次提出第17-18页
        2.《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期: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类特性第18-19页
        3.《神圣家族》时期:从工业和社会状况认识人第19-21页
二、马克思关于对象性活动是人的本质理论的形成及发展第21-26页
    (一)形成时期:现实的人的真正本质第21-23页
        1.《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时期:人的现实本质第21-22页
        2.《德意志意识形态》时期:现实的人的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第22页
        3.《哲学的贫困》时期:人的本质的历史定位第22-23页
    (二)发展时期:现实人的生产劳动第23-26页
        1.《雇佣劳动和资本》的视界融合:劳动与社会关系的结合第23-24页
        2.《资本论》及其“手稿”时期:劳动实践和人的本质的现实生成第24-26页
三、马克思关于对象性活动是人的本质理论的内容第26-35页
    (一)人的对象性存在及关系第26-29页
        1.人的自然存在第26-27页
        2.人的类意识存在第27-28页
        3.人的社会存在第28-29页
    (二)人的对象性活动的范畴第29-35页
        1.现实的人在对象性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第29-30页
        2.劳动实践是一种自由自觉的创造性的对象性活动第30-33页
        3.人的对象性活动的异化第33-35页
四、马克思关于对象性活动是人的本质理论的当代意义第35-41页
    (一)理论意义第35-38页
        1.从对象性活动出发,马克思建构了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35-36页
        2.解释了人性中的“为我性”(满足人的需要)第36-38页
    (二)现实意义第38-41页
        1.有利于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第38-39页
        2.有利于树立并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第39-41页
结语第41-42页
注释第42-44页
参考文献第44-47页
致谢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审前羁押审查程序研究
下一篇:我国刑事非法证据发现方式立法完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