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热力工程、热机论文--热力工程理论论文--传热学论文

液氮在微结构表面上的蒸发传热特性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7页
    1.1 课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薄液膜蒸发简介第11-14页
        1.2.1 薄液膜的产生第11-12页
        1.2.2 薄液膜蒸发的理论实验研究第12-14页
    1.3 基于液氮蒸发的玻璃化冷冻简介第14-15页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5-17页
第2章 微结构表面蒸发冷却实验方法第17-30页
    2.1 实验目的及内容第17-18页
    2.2 实验装置第18-24页
    2.3 实验步骤第24-26页
    2.4 数据处理方法第26-29页
    2.5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3章 液氮在微结构表面蒸发传热特性实验研究第30-51页
    3.1 缓冲罐内压力变化对蒸发传热特性的影响第30-41页
        3.1.1 液氮的蒸发传热系数变化第33-35页
        3.1.2 总热阻的变化第35-37页
        3.1.3 热流密度的变化第37-41页
    3.2 液氮针初始温度对蒸发传热特性的影响第41-49页
        3.2.1 液氮的蒸发传热系数变化第43-44页
        3.2.2 总热阻的变化第44-46页
        3.2.3 热流密度的变化第46-49页
    3.3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4章 低温保护剂对蒸发传热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第51-68页
    4.1 低温保护剂浓度对蒸发传热特性的影响第51-59页
        4.1.1 液氮蒸发传热系数的变化第53-54页
        4.1.2 总热阻的变化第54-56页
        4.1.3 热流密度的变化第56-59页
    4.2 低温保护剂种类对蒸发传热性能的影响第59-66页
        4.2.1 液氮的蒸发传热系数变化第61-62页
        4.2.2 总热阻的变化第62-64页
        4.2.3 热流密度的变化第64-66页
    4.3 本章小结第66-68页
第5章 微结构表面蒸发冷却过程的数值模拟第68-81页
    5.1 建立数值传热模型第68-71页
        5.1.1 建立几何模型第68-69页
        5.1.2 划分网格第69页
        5.1.3 定义材料物性第69页
        5.1.4 设置区域条件和边界条件第69-70页
        5.1.5 求解设置和运行计算第70-71页
    5.2 计算结果第71-79页
        5.2.1 计算结果与实验的比对第71-74页
        5.2.2 液氮蒸发传热系数的改变对计算结果的影响第74页
        5.2.3 毛细结构层厚度对计算结果的影响第74-79页
    5.3 本章小结第79-81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81-83页
    6.1 结论第81-82页
    6.2 展望第82-83页
参考文献第83-86页
附录A 主要符号的意义和单位第86-87页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第87-88页
致谢第88-89页
作者简介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广西县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下一篇:旅游开发背景下壮族“三月三”的变迁与重构--以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