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2-24页 |
·芸薹属A、B、C基因组亲缘关系研究 | 第12-14页 |
·A、B、C基因组的起源与进化 | 第12-13页 |
·A、B、C基因组的亲缘关系与配对 | 第13-14页 |
·芸薹属植物远缘杂交研究进展 | 第14-21页 |
·芸薹属远缘杂交不亲和性 | 第15-16页 |
·远缘杂交不亲和的机理 | 第16页 |
·芸薹属中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性的主要方法 | 第16-18页 |
·远缘杂交杂种的鉴定方法 | 第18-19页 |
·远缘杂交中特殊的染色体行为 | 第19-21页 |
·小孢子培养技术在远缘杂种中的应用 | 第21-24页 |
·小孢子培养技术的发展 | 第21-22页 |
·小孢子培养技术在远缘杂种中的应用 | 第22-24页 |
第2章 引言 | 第24-26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4-25页 |
·研究的内容 | 第25页 |
·主要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 第25-26页 |
·芥菜型油菜与芥蓝种间杂种的获得及其性状表现 | 第25页 |
·芥菜型油菜与芥蓝种间杂种与近缘种杂交亲和性研究 | 第25页 |
·芥菜型油菜×芥蓝种间杂种小孢子培养及其DH系构建 | 第25-26页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6-32页 |
·实验材料 | 第26页 |
·芥菜型油菜与芥蓝种间杂种的获得及其性状表现 | 第26页 |
·芥菜型油菜与芥蓝种间杂种与近缘种杂交亲和性研究 | 第26页 |
·芥菜型油菜×芥蓝种间杂种小孢子培养及其DH系构建 | 第26页 |
·试验方法 | 第26-32页 |
·芥菜型油菜与芥蓝种间杂种的获得及其性状表现 | 第26-28页 |
·芥菜型油菜与芥蓝种间杂种与近缘种杂交亲和性研究 | 第28-29页 |
·芥菜型油菜×芥蓝种间杂种小孢子培养及其DH系构建 | 第29-32页 |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2-56页 |
·芥菜型油菜与芥蓝种间杂种的获得及其鉴定 | 第32-40页 |
·芥菜型油菜与芥蓝种间杂交亲和性研究 | 第32-34页 |
·影响芥菜型油菜与芥蓝种间杂交的因素研究 | 第34-35页 |
·芥菜型油菜与芥蓝种间杂种的鉴定 | 第35-40页 |
·芥菜型油菜与芥蓝种间杂种与近缘种杂交亲和性研究 | 第40-48页 |
·芥菜型油菜与芥蓝种间杂种与甘蓝型油菜杂交亲和性 | 第40-48页 |
·芥菜型油菜与芥蓝种间杂种与芥蓝、芥菜型油菜杂交亲和性研究 | 第48页 |
·芥菜型油菜×芥蓝种间杂种小孢子培养及其DH系构建 | 第48-56页 |
·小孢子培养苗的获得 | 第48-53页 |
·小孢子培养后代的细胞学观察 | 第53-54页 |
·小孢子培养后代的形态学观察及其花粉育性检测 | 第54-56页 |
第5章 讨论 | 第56-60页 |
·芥菜型油菜与芥蓝杂交杂种的获得及性状表现 | 第56页 |
·(芥菜型油菜×芥蓝)×甘蓝型油菜的杂交杂种获得及应用前景 | 第56-57页 |
·芥菜型油菜×芥蓝种间杂种小孢子培养 | 第57-58页 |
·染色体异常行为 | 第58-59页 |
·种间杂种F_1的育性 | 第59-60页 |
第6章 结论 | 第60-62页 |
·芥菜型油菜与芥蓝种间杂交的亲和性 | 第60页 |
·芥菜型油菜×芥蓝种间杂种F_1与其近缘种杂交亲和性 | 第60页 |
·芥菜型油菜与芥蓝种间杂种小孢子培养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70页 |
附表 | 第70-72页 |
图版 | 第72-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课题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