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土壤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Cr(Ⅵ)在土壤固/液相间的分配预测模型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36页
    1. 铬的理化性质及危害第12-14页
    2. Cr(Ⅵ)在土壤中吸附的研究第14-17页
    3. Cr(Ⅵ)在土壤氧化矿物表面的吸附行为和机理第17-24页
        3.1 Cr(Ⅵ)在针铁矿表面的吸附第17-20页
        3.2 Cr(Ⅵ)在水合铁氧化物HFO表面的吸附第20-22页
        3.3 Cr(Ⅵ)在三水铝石表面的吸附第22-24页
    4. 表面配合模型第24-32页
        4.1 广义双电层模型第24-27页
        4.2 电荷分配-多位点表面配合(CD-MUSIC)模型第27-32页
    5. 经验分配关系第32-33页
    6. 论文的研究思路第33-36页
        6.1 选题依据第33-34页
        6.2 研究内容第34-36页
第二章 Cr(Ⅵ)在针铁矿表面的吸附行为研究第36-50页
    1. 引言第36页
    2. 材料与方法第36-41页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36-37页
        2.2 针铁矿及粘土的制备及理化性质第37-39页
        2.3 金属铬与磷酸盐浓度的测定方法第39-40页
        2.4 Cr(Ⅵ)在针铁矿表面的批量吸附实验第40-41页
    3. 结果与讨论第41-48页
        3.1 Cr(Ⅵ)在针铁矿表面的吸附等温线曲线第42-43页
        3.2 不同环境因子对Cr(Ⅵ)吸附的影响第43-48页
    4. 本章小结第48-50页
第三章 针铁矿对Cr(Ⅵ)吸附的表面配合模型研究第50-62页
    1. 引言第50页
    2. CD-MUSIC模型参数的确定第50-54页
        2.1 位点密度的计算第51-52页
        2.2 表面形态及其电荷分配的确定第52-54页
    3. Cr(Ⅵ)在针铁矿表面的CD-MUSIC模型第54-57页
    4. CD-MUSIC模型的验证第57-61页
    5.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四章 Cr(Ⅵ)在土壤上的吸附行为及模型预测第62-98页
    1. 引言第62页
    2. 材料与方法第62-72页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62-63页
        2.2 实验土壤的采集及处理第63-64页
        2.3 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第64-68页
        2.4 Cr(Ⅵ)在土壤表面的批量吸附实验第68-69页
        2.5 Cr(Ⅵ)在土壤上的吸附模型参数选择第69-72页
    3. 结果与讨论第72-96页
        3.1 土壤及其组分的理化性质第72-75页
        3.2 Cr(Ⅵ)在土壤上的吸附等温线曲线及模型预测第75-77页
        3.3 模型预测中的环境因子影响分析第77-89页
        3.4 Cr(Ⅵ)在土壤中吸附形态的分析第89-94页
        3.5 Cr(Ⅵ)在土壤上的经验分配关系研究第94-96页
    4. 本章小结第96-98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98-101页
    1. 研究结论第98-100页
    2. 创新点第100页
    3. 研究展望第100-101页
参考文献第101-11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第110-111页
致谢第111-112页

论文共11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远程身份认证与密钥共识方案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多核平台的实时混合任务调度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