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结构原理、结构力学论文

地震作用下斜交梁桥旋转特性的初步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4页
   ·引言第7-12页
     ·斜交桥的震害现象第7-9页
     ·汶川地震中斜交桥震害统计第9-12页
   ·本文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2页
   ·本文研究的内容安排第12-13页
   ·创新点第13-14页
第二章 斜交桥抗震特性研究现状第14-21页
   ·引言第14页
   ·斜交桥震害机理研究第14-15页
   ·斜交桥地震反应分析研究第15-16页
   ·斜交桥的旋转机理分析第16-19页
     ·碰撞力的影响第18-19页
     ·下部结构支承刚度的影响第19页
   ·有待解决的问题第19-20页
   ·本章小结第20-21页
第三章 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第21-26页
   ·引言第21页
   ·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简介第21-25页
     ·静力法第21-22页
     ·反应谱法第22-23页
     ·动态时程分析法第23-24页
     ·虚拟激励法第24-25页
     ·本文采用的方法第25页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四章 单跨斜交桥地震反应分析第26-59页
   ·引言第26页
   ·不考虑碰撞的建模分析第26-29页
     ·对称的支承刚度第26-28页
     ·不对称的支承刚度第28-29页
   ·考虑碰撞的建模分析第29-34页
     ·模型建立及说明第29-33页
     ·结果分析第33-34页
   ·参数分析第34-57页
     ·桥台伸缩缝宽度第34-53页
     ·斜度第53-55页
     ·桥台与主梁碰撞刚度第55-56页
     ·支座刚度第56-57页
   ·小结第57-59页
第五章 两跨斜交桥地震反应分析第59-86页
   ·引言第59页
   ·模型建立及说明第59-62页
   ·参数分析第62-85页
     ·斜度第62-76页
     ·地震波的输入方向第76-80页
     ·不同幅值的地震波第80-81页
     ·频谱特性第81-82页
     ·墩高第82页
     ·支座刚度第82-85页
   ·小结第85-86页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第86-88页
   ·工作总结和结论第86-87页
   ·展望第87-88页
致谢第88-89页
参考文献第89-92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第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公路隧道围岩物理参数的正反演分析
下一篇:大体积0#块分次浇筑托架受力计算模型及监控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