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冶金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冶炼原料及矿石预处理论文--矿石预处理、烧结、团矿论文

烧结矿余热回收竖罐结构及热工参数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1-21页
    1.1 问题的提出及意义第11-13页
    1.2 文献综述第13-20页
        1.2.1 典型竖炉结构形式研究现状第13-16页
        1.2.2 填充床热工行为理论研究现状第16-20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第20-21页
第2章 竖罐结构形式确定第21-45页
    2.1 竖罐总体结构形式第21-23页
    2.2 布料装置第23-29页
        2.2.1 高炉炉顶装料设备基本结构第24-26页
        2.2.2 干熄炉装入装置基本结构第26-27页
        2.2.3 竖罐用布料装置的确定第27-29页
    2.3 罐顶密封装置第29-31页
    2.4 竖罐本体第31-35页
        2.4.1 环形风道第33-34页
        2.4.2 斜道区(牛腿)第34-35页
    2.5 布风装置第35-36页
    2.6 排料装置第36-45页
        2.6.1 平板闸门第37-38页
        2.6.2 电磁振动给料器第38-39页
        2.6.3 旋转密封阀第39-41页
        2.6.4 排料溜槽第41-43页
        2.6.5 吹扫风机第43页
        2.6.6 自动润滑装置第43-45页
第3章 竖罐内热工过程解析第45-51页
    3.1 竖罐内气固传热解析数学模型的建立第45-47页
    3.2 罐式回收效果评价指标及计算第47-51页
第4章 竖罐结构参数和操作参数确定第51-67页
    4.1 单一参数对竖罐内气固传热过程的影响第51-57页
        4.1.1 冷却段高度对气固传热过程的影响第52-54页
        4.1.2 冷却段直径对气固传热过程的影响第54-56页
        4.1.3 进口风温对气固传热过程的影响第56-57页
    4.2 竖罐结构参数和操作参数的初步确定第57-63页
        4.2.1 正交表的选择第57-58页
        4.2.2 出口参数指标的计算第58-60页
        4.2.3 指标量化处理与分析第60-62页
        4.2.4 适宜结构参数和操作参数的确定第62-63页
    4.3 双罐模式下结构参数和操作参数的初步确定第63-67页
第5章 结论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3页
致谢第73-75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盐湖卤水碳化沉锂过程研究及工艺优化
下一篇:Microcin C7七肽及其类似物对大肠杆菌生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