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融合深度学习特征的人体摔倒检测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8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6页
        1.2.1 基于穿戴式设备的摔倒检测第13-14页
        1.2.2 基于外部传感器的摔倒检测第14页
        1.2.3 基于视频的摔倒检测第14-16页
    1.3 本文内容第16-17页
    1.4 本文结构第17-18页
第二章 人体定位第18-33页
    2.1 前景检测的常用方法第19-22页
        2.1.1 帧差法第19-20页
        2.1.2 光流法第20-21页
        2.1.3 背景差分法第21-22页
    2.2 Vibe算法第22-26页
    2.3 基于Vibe算法的人体定位第26-32页
        2.3.1 Vibe算法前景检测第26-27页
        2.3.2 连通性分析第27-28页
        2.3.3 最小矩形框提取第28-29页
        2.3.4 实验分析第29-32页
    2.4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三章 融合深度学习特征的运动表示第33-44页
    3.1 深度学习方法第33-35页
    3.2 手工设计的特征第35-40页
        3.2.1 HOG特征第35-37页
        3.2.2 LBP特征第37-40页
    3.3 融合深度学习的特征表示第40-43页
        3.3.1 特征提取与融合第40-41页
        3.3.2 实验分析第41-43页
    3.4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四章 基于视频的人体摔倒检测第44-58页
    4.1 支持向量机第44-48页
        4.1.1 基本原理第45-47页
        4.1.2 多分类问题第47-48页
        4.1.3 核函数第48页
    4.2 人体摔倒检测模型第48-50页
    4.3 实验分析第50-57页
        4.3.1 数据准备第50-51页
        4.3.2 分类器的构建第51-55页
        4.3.3 单数据集测试第55页
        4.3.4 多数据集测试第55-56页
        4.3.5 与其它检测方法比较第56-57页
    4.4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五章 基于PCANet和GBDT的运动人体检测第58-72页
    5.1 基于描述符的运动人体检测方法第58-62页
        5.1.1 人体描述符第59-60页
        5.1.2 描述符的构建第60-62页
    5.2 基于PCANet的描述符构建第62-65页
    5.3 迭代梯度提升树第65-68页
        5.3.1 决策树第65-67页
        5.3.2 梯度提升第67-68页
    5.4 基于PCANet和GBDT的人体检测第68-71页
        5.4.1 数据准备第68页
        5.4.2 参数选择第68-70页
        5.4.3 实验分析第70-71页
    5.5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第72-74页
    6.1 总结第72-73页
    6.2 展望第73-74页
致谢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81页
硕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战后日本对缅甸赔偿问题研究(1948-1954)
下一篇:中日复交三原则研究--以日本国会讨论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