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等离子体物理学论文--等离子体物理的应用论文

近波导与粒子增强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光谱的理论计算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3页
   ·研究背景第10-11页
   ·研究现状第11-12页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基本原理第12-16页
     ·表面等离子体波第13页
     ·消逝波第13-14页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激发第14-16页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三个特征参数第16-22页
     ·电场强度第16-18页
     ·传输距离第18-19页
     ·透射深度第19页
     ·金银基底三层膜结构的SPR对比第19-22页
   ·研究目的第22-23页
第二章 近波导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光谱的理论计算第23-50页
   ·引言第23页
   ·近波导SPR的消逝场第23-25页
   ·介质层对近波导SPR光谱的影响第25-49页
     ·无衰减电介质材料作为介质层第25-37页
     ·存在消光系数的介质材料作为介质层第37-49页
   ·小结第49-50页
第三章 粒子增强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光谱的理论计算第50-72页
   ·引言第50-52页
   ·金属纳米球等离子体共振第52-53页
   ·有效介质理论第53-59页
     ·Maxwell-Garnett理论第53-55页
     ·修改后的MG公式第55-59页
   ·金纳米球半径及中间电介质层厚度对SPR光谱的影响第59-71页
     ·不同条件下金纳米球复合膜介电常数值第59-62页
     ·金纳米球半径对SPR光谱的影响第62-66页
     ·中间电介质层厚度对SPR光谱的影响第66-71页
   ·小结第71-72页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8页
致谢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采用载荷导线实现冷分子导引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下一篇:噪声环境下及基于腔QED的远程态制备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