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中国人民银行论文

中国政策性银行的效率研究--基于Malmquist TFP指数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1 绪论第8-16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9页
   ·关于银行效率研究的综述第9-12页
     ·国外研究综述第9-10页
     ·国内研究综述第10-12页
   ·关于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综述第12-13页
     ·国外研究综述第12页
     ·国内研究综述第12-13页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图第13-14页
     ·本文研究内容第13-14页
     ·文章框架第14页
   ·研究方法第14-15页
   ·本文创新第15-16页
2 效率理论与全要素生产理论第16-23页
   ·效率理论第16-19页
     ·效率的定义第16页
     ·主要效率理论第16-17页
     ·研究效率的主要方法第17-19页
       ·财务指标法第17-18页
       ·前沿效率法第18-19页
   ·全要素生产理论第19-23页
     ·全要素生产率的定义与研究意义第19-20页
     ·全要素生产率测度方法第20-23页
3 我国政策性银行发展中的问题及研究效率的必要性第23-26页
   ·我国政策性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第23-24页
   ·我国政策性银行改革与转型的主流思想第24-25页
   ·评价政策性银行效率的必要性第25-26页
4 政策性银行效率研究的实证指标体系建立及数据分析第26-34页
   ·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在经营效率上的差异第26页
   ·政策性银行效率评价方法——Malmquist TFP 指数第26-31页
     ·评价政策性银行效率方法选择第26-27页
     ·导向方法选择第27-31页
   ·投入和产出指标的数据分析第31-32页
     ·投入指标选择第31页
     ·产出指标的选择第31-32页
   ·资料说明第32-34页
     ·样本和数据来源说明第32页
     ·Pearson 相关系数检验第32-34页
5 实证结果及其分析第34-41页
   ·2000-2009 年整体政策性银行效率分析第34-36页
     ·我国政策性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变动趋势分析第34-35页
     ·促进我国整体政策性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要素分析第35-36页
   ·2000-2009 年三家政策性银行效率分析和趋势变化第36-41页
     ·全要素生产力变动分析第37-38页
     ·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分析第38-41页
6 实证结论与政策建议第41-46页
   ·实证结论第41-42页
   ·政策建议第42-46页
     ·明确改革和转型方向,实现个性化发展第42-43页
       ·国家开发银行的完全商业化模式第42-43页
       ·农业发展银行开发性金融模式第43页
       ·进出口银行的部分商业化改革模式第43页
     ·构建政策性银行稳定发展的内部运营机制第43-46页
       ·加快制度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第44页
       ·完善风险防控体系第44页
       ·完善激励机制第44-46页
参考文献第46-49页
附录第49-51页
致谢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出口商品价格的传导机制及其政策涵义--基于中美贸易的实证分析
下一篇: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生成机制及其测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