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19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4-15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5-16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5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 第16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6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1.5 本研究的特色与不足 | 第18-19页 |
1.5.1 本研究的特色 | 第18页 |
1.5.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18-19页 |
第2章 概念理论与文献综述 | 第19-26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19-20页 |
2.1.1 农民科技培训 | 第19页 |
2.1.2 农民培训意愿 | 第19-20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0-22页 |
2.2.1 公共物品理论 | 第20页 |
2.2.2 农户行为理论 | 第20-21页 |
2.2.3 理性选择理论 | 第21-22页 |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22-26页 |
2.3.1 关于农民科技培训作用的研究 | 第22-23页 |
2.3.2 关于农民科技培训现状及存在问题的研究 | 第23页 |
2.3.3 关于农民科技培训措施及对策的研究 | 第23-24页 |
2.3.4 关于农民培训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24-25页 |
2.3.5 简要文献述评 | 第25-26页 |
第3章 永泰县科技培训状况与农民科技培训意愿调查现状 | 第26-39页 |
3.1 永泰县基本情况 | 第26页 |
3.2 永泰县农民科技培训的要素 | 第26-27页 |
3.2.1 培训的组织机构 | 第26-27页 |
3.2.2 培训的内容特征 | 第27页 |
3.2.3 培训的主要途径 | 第27页 |
3.3 调查样本农民的基本情况 | 第27-32页 |
3.3.1 个人特征 | 第27-29页 |
3.3.2 家庭特征 | 第29-31页 |
3.3.3 培训要素选择特征 | 第31-32页 |
3.4 调查样本农民的科技培训现状 | 第32-37页 |
3.4.1 培训经历情况 | 第32-34页 |
3.4.2 培训需求状况 | 第34-3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4章 农民参加科技培训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9-46页 |
4.1 研究假设 | 第39-41页 |
4.1.1 农户个体特征影响农民参加科技培训的意愿 | 第39-40页 |
4.1.2 农民家庭特征影响农民参加科技培训的意愿 | 第40页 |
4.1.3 培训变量选择影响农民参加科技培训的意愿 | 第40-41页 |
4.2 模型的构建 | 第41-42页 |
4.3 变量定义 | 第42-43页 |
4.4 估计结果及分析 | 第43-46页 |
4.4.1 农民个体特征变量回归结果分析 | 第44-45页 |
4.4.2 家庭特征变量回归结果分析 | 第45页 |
4.4.3 培训变量特征回归结果分析 | 第45-46页 |
第5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46-50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46-47页 |
5.2 政策建议 | 第47-50页 |
5.2.1 进一步加大科技培训教育宣传,提高培训普及率 | 第47页 |
5.2.2 增强服务意识,完善合理、实用、有效的评价体系 | 第47-48页 |
5.2.3 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提高农村耕地规模化生产程度 | 第48页 |
5.2.4 提升师资质量,优化配置培训内容,以市场为导向,开发多样并举的培训方式 | 第48-49页 |
5.2.5 加强财政投入力度,完善农业科技培训供给的市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附录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