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铁路运输管理工程论文--行车组织论文--列车运行组织及调度工作论文

城市轨道交通组合交路方案研究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2-24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14页
        1.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1.2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20页
        1.2.1 客流相关研究第15-16页
        1.2.2 列车交路方案第16-20页
        1.2.3 现有研究总结第20页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20-24页
        1.3.1 研究内容第20-21页
        1.3.2 技术路线第21-24页
第2章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交路方案第24-36页
    2.1 运营客流分析第24-29页
        2.1.1 客流时间波动特征第24-26页
        2.1.2 客流空间波动特征第26-28页
        2.1.3 超长线客流波动特征第28-29页
    2.2 列车交路形式第29-31页
    2.3 列车交路计划第31-33页
        2.3.1 列车交路计划的影响因素第31-32页
        2.3.2 列车交路计划的编制步骤第32-33页
    2.4 单条线路组合交路设置条件第33-35页
        2.4.1 车站折返条件第33-34页
        2.4.2 断面客流条件第34-35页
    2.5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3章 城市轨道交通组合交路方案优化模型第36-60页
    3.1 问题描述第36-40页
        3.1.1 交路组合抽象描述第36-38页
        3.1.2 乘客乘车行为分析第38-40页
    3.2 模型基本假设第40页
    3.3 模型构建第40-52页
        3.3.1 乘客出行成本分析第41-46页
        3.3.2 企业运营成本分析第46-48页
        3.3.3 约束条件第48-49页
        3.3.4 模型提出第49-52页
    3.4 模型扩展第52-56页
        3.4.1 规划阶段交路组合抽象描述第53页
        3.4.2 规划阶段组合交路方案模型第53-56页
    3.5 算例第56-59页
        3.5.1 运营阶段组合交路方案第56-58页
        3.5.2 规划阶段组合交路方案第58-59页
    3.6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4章 城市轨道交通组合交路方案求解第60-72页
    4.1 多目标问题转化为单目标第60-61页
    4.2 多种群遗传算法概述第61-65页
        4.2.1 遗传算法基本步骤第61-63页
        4.2.2 遗传算法的早熟问题第63-64页
        4.2.3 多种群遗传算法第64-65页
    4.3 多种群遗传算法设计第65-70页
        4.3.1 个体编码第66页
        4.3.2 初始解生成第66-67页
        4.3.3 适应度函数计算第67-70页
    4.4 本章小结第70-72页
第5章 案例分析第72-86页
    5.1 案例背景第72-73页
    5.2 参数设置第73-74页
    5.3 列车交路方案生成第74-77页
        5.3.1 客流特征分析第74-75页
        5.3.2 计算过程第75-76页
        5.3.3 求解结果第76-77页
    5.4 列车交路方案灵敏度分析第77-84页
        5.4.1 客流分布形态第77-79页
        5.4.2 交路总数上限第79-80页
        5.4.3 满载率上限第80-81页
        5.4.4 折返站位置第81-82页
        5.4.5 权重系数设置第82-84页
    5.5 本章小结第84-86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86-90页
    6.1 总结第86-88页
    6.2 展望第88-90页
参考文献第90-94页
附录A第94-96页
附录B第96-98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98-102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02页

论文共10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SDN网络虚拟化安全服务动态构建技术研究
下一篇:非接触掌纹图像增强与识别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