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双目立体视觉技术及其硬件实现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1 绪论第9-15页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第9页
    1.2 Marr计算视觉理论框架第9-10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3页
        1.3.1 双目立体视觉的研究现状第10-11页
        1.3.2 立体匹配算法的研究现状第11-13页
        1.3.3 双目立体匹配的硬件化处理研究现状第13页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第13-15页
2 立体匹配基础技术研究第15-22页
    2.1 双目立体视觉基础模型第15-18页
        2.1.1 针孔成像模型第15-16页
        2.1.2 坐标系转化第16-18页
    2.2 摄像机标定第18-19页
    2.3 极线矫正第19-20页
    2.4 双目测距第20-21页
    2.5 本章小结第21-22页
3 基于非参数变换和图像分割的高效聚合立体匹配算法第22-37页
    3.1 现有的立体匹配算法第22-29页
        3.1.1 灰度距离差异算法第22-23页
        3.1.2 自适应支撑权重算法(ASW)第23-25页
        3.1.3 基于图像分割的高效聚合立体匹配算法第25-29页
    3.2 基于非参数变换和图像分割的高效聚合立体匹配算法第29-32页
        3.2.1 非参数变换第29-30页
        3.2.2 动态视差范围矫正第30-31页
        3.2.3 改进的匹配代价函数第31-32页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2-36页
        3.3.1 参数分析第32页
        3.3.2 匹配代价函数的抗干扰性第32-33页
        3.3.3 针对标准图像实验结果第33-35页
        3.3.4 针对亮度差异图像实验结果第35-36页
    3.4 本章小结第36-37页
4 基于低纹理区域的立体匹配算法第37-45页
    4.1 低纹理区域的立体匹配算法研究第37-38页
    4.2 基于像素颜色空间和窗口位置的立体匹配算法第38-42页
        4.2.1 基于图像梯度的低纹理区域检测第38-39页
        4.2.2 基于像素颜色空间的匹配代价计算第39-41页
        4.2.3 基于像素窗口位置的代价聚合第41-42页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2-43页
    4.4 本章小结第43-45页
5 双目立体视觉系统设计第45-67页
    5.1 FPGA系统驱动程序设计第46-51页
        5.1.1 FPGA处理核心第46页
        5.1.2 I2C总线控制第46-48页
        5.1.3 PAL制双目视频采集第48-49页
        5.1.4 奇偶场图像去隔行第49-50页
        5.1.5 PAL制模拟视频输出第50页
        5.1.6 VGA图像显示第50-51页
    5.2 基于FPGA的Census变换立体匹配算法设计第51-57页
        5.2.1 基于FPGA的窗口变换模块第51-53页
        5.2.2 基于FPGA的代价聚合模块第53-56页
        5.2.3 基于FPGA的视差计算模块第56-57页
    5.3 基于FPGA的显著目标提取模块设计第57-61页
        5.3.1 图像锐化第57-58页
        5.3.2 阈值分割第58-61页
    5.4 基于FPGA的立体显示模块设计第61页
    5.5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61-65页
    5.6 本章小结第65-67页
6 总结与展望第67-69页
    6.1 本文工作总结第67页
    6.2 有待完善的工作第67-69页
致谢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4页
附录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电力线通信网络的缓存技术与信道分配技术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基片集成波导的新型滤波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