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论文--软件工程论文

移动对象不确定轨迹隐私保护方法研究与实现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1-17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 本文研究内容第13-14页
    1.4 本文组织结构第14-17页
第2章 相关工作与理论基础第17-27页
    2.1 轨迹数据K-匿名技术第17-18页
        2.1.1 轨迹K-匿名技术第17页
        2.1.2 轨迹隐私保护度量标准第17-18页
    2.2 轨迹数据与不确定性轨迹数据特点第18-20页
        2.2.1 轨迹数据特点分析第18-19页
        2.2.2 不确定性轨迹数据特点分析第19-20页
    2.3 不确定性轨迹隐私保护技术第20-23页
        2.3.1 (k,δ)-anonymity隐私保护技术第20-22页
        2.3.2 进化式模型第22-23页
    2.4 差分隐私第23-25页
        2.4.1 差分隐私的定义第23-24页
        2.4.2 噪声机制第24-25页
    2.5 本章小结第25-27页
第3章 基于K-匿名的轨迹隐私保护方法第27-47页
    3.1 问题提出第27-28页
    3.2 RIT轨迹隐私保护方法第28-37页
        3.2.1 RIT轨迹模型的聚类度量标准第29-31页
        3.2.2 基于布朗运动的RIT轨迹模型第31-34页
        3.2.3 (k,m)-前缀树聚类算法第34-37页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7-44页
        3.3.1 数据预处理第38-39页
        3.3.2 参数k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第39-41页
        3.3.3 参数α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第41-43页
        3.3.4 数据规模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第43-44页
    3.4 本章小结第44-47页
第4章 基于差分隐私的轨迹隐私保护方法第47-63页
    4.1 问题的提出第47-48页
    4.2 RTD轨迹隐私保护方法第48-56页
        4.2.1 概率模型第48-50页
        4.2.2 基于差分隐私的采样点加噪第50-52页
        4.2.3 基于动态规划的轨迹聚类算法第52-55页
        4.2.4 轨迹重构方法第55-56页
    4.3 实验结果分析和对比第56-62页
        4.3.1 参数ε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第56-58页
        4.3.2 参数k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第58-60页
        4.3.3 数据规模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第60-62页
    4.4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5章 轨迹数据隐私保护原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第63-77页
    5.1 原型系统结构设计第63-66页
        5.1.1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第63-64页
        5.1.2 系统主体类图与流程图设计第64-65页
        5.1.3 系统主体时序图设计第65-66页
    5.2 原型系统的实现第66-71页
        5.2.1 反射机制的实现第67页
        5.2.2 数据预处理的实现第67-68页
        5.2.3 数据处理的实现第68-69页
        5.2.4 聚类处理的实现第69-71页
        5.2.5 匿名化处理的实现第71页
    5.3 原型系统的结果展示第71-74页
    5.4 本章小结第74-77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77-79页
参考文献第79-83页
致谢第83-8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论文项目情况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肺癌CT影像特征与EGFR基因突变之间的关联分析
下一篇:面向窄带传输环境下的乳腺图像压缩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