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城乡金融组织论文

PZ行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的评价与改进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9页
1 绪论第10-14页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0-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研究目标及内容框架第11-12页
        1.2.1 研究目标第11页
        1.2.2 研究内容第11-12页
        1.2.3 研究框架第12页
    1.3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第12-14页
        1.3.1 可能的创新第12-13页
        1.3.2 可能的不足第13-14页
2 有关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评价方面的文献综述第14-20页
    2.1 有关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建设必要性的研究第14-15页
    2.2 有关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模式选择的研究第15-17页
    2.3 有关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改善建议的研究第17-18页
    2.4 研究述评第18-20页
3 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第20-30页
    3.1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视角下的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第20-22页
        3.1.1 两种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第20页
        3.1.2 模式导向决定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的功能定位第20-21页
        3.1.3 模式导向影响农村金融服务站的构建要素第21-22页
    3.2 顾客满意度理论视角下的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评价第22-25页
        3.2.1 顾客满意度理论第22-23页
        3.2.2 顾客满意度理论模型种类第23页
        3.2.3 产品质量维度与服务质量维度第23-25页
    3.3 平衡计分卡理论与方法对评价框架的启发第25-26页
        3.3.1 平衡计分卡框架第25页
        3.3.2 平衡计分卡四维度架构的启发第25-26页
    3.4 关于针对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评价理论与方法的探讨第26-30页
4 PZ行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情况调查与问题厘定第30-40页
    4.1 PZ行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搭建情况考察第30-31页
    4.2 PZ行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使用情况考察第31-36页
        4.2.1 PZ行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业务概况第31-32页
        4.2.2 PZ行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分类调查第32-35页
        4.2.3 PZ行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质量测评第35-36页
    4.3 PZ行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有效性情况考察第36-38页
        4.3.1 PZ行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业务成本分析第36-38页
        4.3.2 PZ行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客户拓展情况第38页
    4.4 PZ行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目前存在的问题第38-40页
5 PZ行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评价与问题成因分析第40-46页
    5.1 PZ行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具体评价第40-43页
    5.2 问题的成因分析第43-46页
        5.2.1 表层成因第43-44页
        5.2.2 深层成因第44-45页
        5.2.3 根本成因第45-46页
6 改进建议第46-50页
    6.1 政府方面第46页
        6.1.1 加大对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的财政投入第46页
        6.1.2 出台指导政策保障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的发展第46页
    6.2 银行方面第46-50页
        6.2.1 更新观念,打造需求追随型的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第46-47页
        6.2.2 因地制宜,打造不同层次的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第47页
        6.2.3 放远视线,保障资金投入和宣传力度第47页
        6.2.4 加强管理,建立考评机制和激励机制第47-48页
        6.2.5 培养员工,注重对代管员的教育和培训第48-50页
7 结论与展望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4页
致谢第54-56页
附录第56-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PZ行林权抵押贷款方案施行障碍及解决办法
下一篇:企业所得税改革背景下会计—税收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