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饲料作物、牧草论文--多年生豆科牧草论文

几种类型酸胁迫对紫花苜蓿萌发期生长的影响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4页
        1.2.1 紫花苜蓿的概况第10-11页
        1.2.2 植物铁胁迫的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3 酸铝胁迫对植物的影响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4 锰胁迫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 紫花苜蓿耐性研究进展第14-16页
        1.3.1 紫花苜蓿在酸铁胁迫下的生理响应研究进展第14-15页
        1.3.2 酸铝胁迫对紫花苜蓿萌发生长期的影响第15页
        1.3.3 紫花苜蓿对酸锰胁迫的耐受性研究进展第15-16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16-19页
    2.1 供试材料第16页
    2.2 实验设计与方法第16-17页
        2.2.1 酸铁胁迫试验设计第16页
        2.2.2 酸铝胁迫试验设计第16-17页
        2.2.3 酸锰胁迫试验设计第17页
    2.3 生长指标的测定内容第17-18页
        2.3.1 萌发指标的测定第17页
        2.3.2 根系指标测定第17-18页
    2.4 苗期指标的测定方法第18页
        2.4.1 相对电导率测定第18页
        2.4.2 游离脯氨酸含量测定第18页
        2.4.3 丙二醛含量测定第18页
        2.4.4 相对叶绿素含量测定第18页
    2.5 数据分析第18-19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19-56页
    3.1 酸铁胁迫对紫花苜蓿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第19-32页
        3.1.1 酸铁胁迫对紫花苜蓿种子萌发的影响第19-23页
        3.1.2 酸铁胁迫对紫花苜蓿根系生长的影响第23-26页
        3.1.3 酸铁胁迫对紫花苜蓿生理活性的影响第26-27页
        3.1.4 酸铁胁迫下苜蓿萌发期各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第27页
        3.1.5 酸铁胁迫下各指标的主成分分析第27-28页
        3.1.6 苜蓿品种耐酸铁性的综合评价分析第28-32页
    3.2 酸铝胁迫对紫花苜蓿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第32-45页
        3.2.1 酸铝胁迫对紫花苜蓿种子萌发的影响第32-36页
        3.2.2 酸铝胁迫对紫花苜蓿根系生长的影响第36-37页
        3.2.3 酸铝胁迫对紫花苜蓿生理活性的影响第37-40页
        3.2.4 酸铝胁迫下苜蓿萌发期各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第40页
        3.2.5 酸铝胁迫下各指标的主成分分析第40-41页
        3.2.6 紫苜蓿品种耐酸铝性的综合评价分析第41-45页
    3.3 酸锰胁迫对紫花苜蓿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第45-56页
        3.3.1 酸锰胁迫对紫花苜蓿种子萌发的影响第45页
        3.3.2 酸锰胁迫对紫花苜蓿根系生长的影响第45-49页
        3.3.3 酸锰胁迫对紫花苜蓿生理活性的影响第49-51页
        3.3.4 酸锰胁迫下苜蓿萌发期各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第51页
        3.3.5 酸锰胁迫下各指标的主成分分析第51-52页
        3.3.6 紫苜蓿品种耐酸锰性的综合评价分析第52-53页
        3.3.7 紫花苜蓿品种耐性的等级相关性分析第53-56页
第四章 讨论第56-62页
    4.1 各类酸胁迫对紫花苜蓿萌发期生长的影响第56-57页
        4.1.1 酸铁胁迫对紫花苜蓿萌发期的影响第56-57页
        4.1.2 酸铝胁迫条件下紫花苜蓿萌发生长情况第57页
        4.1.3 酸锰胁迫对紫花苜蓿萌发生长的影响第57页
    4.2 各类酸胁迫对紫花苜蓿幼苗期生理指标的影响第57-59页
        4.2.1 脯氨酸含量第58页
        4.2.2 丙二醛含量第58-59页
        4.2.3 相对电导率第59页
        4.2.4 相对叶绿素含量第59页
    4.3 酸铁、酸铝及酸锰胁迫影响苜蓿生长的联系与差异第59-60页
    4.4 紫花苜蓿品种间抗性比较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6页
附录:符号表第66-67页
致谢第67-68页
作者简介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赤霉素与乙烯利对苎麻木质素代谢的调控与利用研究
下一篇:苎麻叶片高效再生体系建立与遗传转化方法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