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0页 |
1.1 引言 | 第8页 |
1.2 钢交错桁架体系的结构组成、体系特点及工程实例 | 第8-12页 |
1.2.1 钢交错桁架的结构组成 | 第8-10页 |
1.2.2 交错桁架结构体系的特点 | 第10-11页 |
1.2.3 钢交错桁架工程实例 | 第11-12页 |
1.3 钢交错桁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4 近场地震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5 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及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8-20页 |
1.5.1 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18页 |
1.5.2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第二章 近场地震动基本特性分析 | 第20-28页 |
2.1 近场地震动的基本定义 | 第20页 |
2.2 近场地震动基本特性分析 | 第20-27页 |
2.2.1 方向效应 | 第20-22页 |
2.2.2 永久位移效应 | 第22-25页 |
2.2.3 速度脉冲效应 | 第25-27页 |
2.2.4 上盘效应 | 第27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钢交错桁架算例设计及地震波的选取 | 第28-42页 |
3.1 基本算例设计 | 第28-35页 |
3.1.1 设计概况 | 第28-30页 |
3.1.2 钢交错桁架软件设计 | 第30-34页 |
3.1.3 反应谱分析结果 | 第34-35页 |
3.2 地震波的选取 | 第35-41页 |
3.2.1 本文选波原则 | 第35-38页 |
3.2.2 本文使用的地震波 | 第38-41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近场及远场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弹塑性响应分析 | 第42-66页 |
4.1 弹塑性时程分析的特点和原理 | 第42-44页 |
4.1.1 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特点 | 第42页 |
4.1.2 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原理 | 第42-44页 |
4.1.3 塑性铰属性定义 | 第44页 |
4.2 近、远场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弹塑性响应分析 | 第44-65页 |
4.2.1 5 层7度钢交错桁架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对比 | 第45-50页 |
4.2.2 5 层8度区钢交错桁架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对比 | 第50-55页 |
4.2.3 10 层7度钢交错桁架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对比 | 第55-60页 |
4.2.4 10 层8度钢交错桁架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对比 | 第60-65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66页 |
5.2 建议与展望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作者简介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