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互联网平台基金质押融资问题研究--以网金社基金质押融资平台为例
摘要 | 第4-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1. 绪论 | 第12-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 研究思路及框架 | 第13-14页 |
1.3 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14-16页 |
2. 相关概念与文献综述 | 第16-22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16-18页 |
2.2 文献综述 | 第18-22页 |
2.2.1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8-20页 |
2.2.2 国外文献综述 | 第20-22页 |
3. 权利质押融资与P2P网贷模式发展现状 | 第22-27页 |
3.1 权利质押融资发展现状 | 第22-25页 |
3.1.1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发展现状 | 第23页 |
3.1.2 应收账款质押融资发展现状 | 第23-24页 |
3.1.3 基金质押融资发展现状 | 第24-25页 |
3.2 P2P网贷模式现状 | 第25-27页 |
4. 网金社基金质押融资平台分析 | 第27-39页 |
4.1 平台构建思路 | 第27-28页 |
4.2 平台参与主体介绍 | 第28-30页 |
4.3 平台业务流程分析 | 第30-39页 |
4.3.1 融资业务发起流程 | 第30-33页 |
4.3.2 融入资金划拨流程 | 第33页 |
4.3.3 质押业务还款流程 | 第33-35页 |
4.3.4 质押标的处置流程 | 第35-39页 |
5. 网金社基金质押融资平台剖析 | 第39-53页 |
5.1 网金社基金质押融资平台作用剖析 | 第39-43页 |
5.1.1 满足中小企业短期资金需求 | 第39-40页 |
5.1.2 创新P2P融资平台模式 | 第40-41页 |
5.1.3 规避现存权利质押物风险 | 第41-43页 |
5.2 网金社基金质押融资平台优势剖析 | 第43-46页 |
5.2.1 基金质押融资平台参与方实力较强 | 第43-44页 |
5.2.2 基金质押平台资金周转安全高效 | 第44-45页 |
5.2.3 基金质押融资平台满足多方需求 | 第45-46页 |
5.3 网金社基金质押融资平台问题剖析 | 第46-48页 |
5.3.1 尚未形成完善的风险识别机制 | 第46-47页 |
5.3.2 尚未建立专业的风险度量模型 | 第47页 |
5.3.3 尚未建立成熟的风险控制体系 | 第47-48页 |
5.4 网金社基金质押融资平台改进对策剖析 | 第48-53页 |
5.4.1 形成完善风险识别机制的对策 | 第48-49页 |
5.4.2 建立专业风险度量模型的对策 | 第49页 |
5.4.3 建立成熟风险控制体系的对策 | 第49-53页 |
6. 相关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53-56页 |
6.1 相关结论 | 第53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53-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