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2-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4-17页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6-17页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7-19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19-27页 |
2.1 电子商务与农产品电子商务 | 第19-21页 |
2.1.1 电子商务的概念、特点及类型 | 第19-20页 |
2.1.2 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概念 | 第20页 |
2.1.3 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独特性 | 第20-21页 |
2.2 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理论基础 | 第21-23页 |
2.2.1 交易成本理论 | 第21页 |
2.2.2 价值链理论 | 第21-22页 |
2.2.3 网络效应理论 | 第22-23页 |
2.3 利用经济学分析农产品电子商务 | 第23-27页 |
2.3.1 供给分析 | 第23-25页 |
2.3.2 需求分析 | 第25页 |
2.3.3 均衡分析 | 第25-27页 |
第三章 梅州市农业资源现状及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必要性 | 第27-32页 |
3.1 梅州市农业资源现状分析 | 第27-28页 |
3.2 梅州市农产品流通现状分析 | 第28-29页 |
3.3 农业发展制约分析 | 第29-30页 |
3.4 梅州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 第30-32页 |
3.4.1 有利于增强农产品市场辐射能力 | 第30-31页 |
3.4.2 有利于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并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 第31页 |
3.4.3 有利于扩大农产品品牌影响力 | 第31-32页 |
第四章 梅州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条件与制约因素 | 第32-40页 |
4.1 梅州农业情况分析 | 第32-34页 |
4.1.1 梅州农业发展优势分析 | 第32-33页 |
4.1.2 梅州特色农产品分析 | 第33-34页 |
4.2 梅州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条件分析 | 第34-37页 |
4.2.1 交通改善将使区位凸显 | 第34-35页 |
4.2.2 产品资源特色优势 | 第35页 |
4.2.3 政府优惠政策和组织领导的有力保障 | 第35页 |
4.2.4 梅州农业现代化工作亮点改革多 | 第35-36页 |
4.2.5 农产品品牌效应初具规模 | 第36页 |
4.2.6 电子商务人才培育与引进初见成效 | 第36页 |
4.2.7 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有所起色 | 第36-37页 |
4.3 梅州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37-40页 |
4.3.1 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不健全,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 第37页 |
4.3.2 信息化基础建设差异化大,信息化普及速度较慢 | 第37页 |
4.3.3 软件信息服务业起步晚,电子商务基础薄弱 | 第37-38页 |
4.3.4 本土人才回流不足,缺乏高端涉农电子商务人才 | 第38页 |
4.3.5 电子商务协会等组织不成熟,未能发挥其引导作用 | 第38页 |
4.3.6 梅州冷链基础配套薄弱,难以满足农产品物流需求 | 第38-39页 |
4.3.7 梅州农户生产规模过小,难以形成规模优势 | 第39-40页 |
第五章 国外案例分析:国外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 第40-46页 |
5.1 Ocado电商模式分析 | 第40-44页 |
5.1.1 Ocado电商的运营模式:B2C+O2O | 第40-41页 |
5.1.2 Ocado商品种类和营销模式 | 第41页 |
5.1.3 Ocado供应链模式和物流配送 | 第41-44页 |
5.2 相关启示 | 第44-46页 |
第六章 国内案例分析:国内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 第46-52页 |
6.1 浙江省遂昌县发展模式分析 | 第46-50页 |
6.1.1 遂昌现象 | 第46-47页 |
6.1.2 遂昌现象特点研究 | 第47-50页 |
6.2 相关启示 | 第50-52页 |
6.2.1 服务定位很重要 | 第50页 |
6.2.2 品牌建设很重要 | 第50-51页 |
6.2.3 相关基础设施很重要 | 第51页 |
6.2.4 政策组织很重要 | 第51-52页 |
第七章 梅州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 第52-60页 |
7.1 建立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 | 第52-54页 |
7.2 全力打造信息化基础设施 | 第54-55页 |
7.3 鼓励软件信息服务业涉农业务 | 第55-56页 |
7.4 加大力度培养信息化人才 | 第56页 |
7.5 大力发展电商综合服务商等中介机构 | 第56-57页 |
7.6 加强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 | 第57页 |
7.7 引导小规模农户组成合作社 | 第57-58页 |
7.8 重点培育较易触电的农产品特色资源 | 第58-59页 |
7.9 利用“客家人乡情”资源搞好招商引资 | 第59-60页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8.1 结论 | 第60页 |
8.2 创新与不足 | 第60-61页 |
8.3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8-70页 |